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延边州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聚集资源要素,突出产业融合,密切联农带农,推进国家、省、州三级产业园联创,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目前,龙井市延边黄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延吉市人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敦化市大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个产业园已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2021年,龙井市以延边黄牛为主导产业申请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延边畜牧开发集团、龙井市牧乐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构建“一核引领、两翼齐飞”的空间发展布局。形成了集科技育种、优质扩繁、集约育肥、现代屠宰、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园区覆盖老头沟镇、智新镇、东盛涌镇3个乡镇46个行政村,总面积177.6万亩,占龙井市总面积的45.7%,延边黄牛产业覆盖率达到66%,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80%。
自产业园创建以来,创建期总投资达44.53亿元,龙井市肉牛养殖量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12月末,龙井市肉牛发展数69502头、同比增长14.26%;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0万头,在延边黄牛产业带动下,产业园实现饲料玉米种植24.3万亩,产量达14.57万吨,产业园总产值达到62.3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主导产业占比74%,入园企业税收达到2.89亿元。创建期总投资达44.53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龙井市肉牛发展数69502头、同比增长14.26%;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0万头,产业园实现饲料玉米种植24.3万亩,产量达14.57万吨,产业园总产值达到62.3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主导产业占比74%,入园企业税收达到2.89亿元。
龙井市延边黄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州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人参、大豆等特色产业,先后建成延吉市人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敦化市大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其中,延吉市人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依兰镇、朝阳川镇、三道湾镇为核心,构建标准化种植区。园区推行标准化种植流程,从源头把控人参品质,辐射带动1.76万亩人参种植面积。以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深加工集聚基地,规划建设面积达8平方公里,已累计吸引24户国内外知名人参深加工企业入驻,年加工能力约1万吨。园区搭建起标准化种植、人参深加工、人参贸易物流、配套服务四大功能板块。带动州内多地人参种植区域协同发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产业格局。
敦化市大力实施“米改豆”试点项目,推广“玉米大豆轮作技术”,2024年,敦化市大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播种面积70.86万亩,产量11.68万吨,规模化种植成效显著。依托经济开发区,园内全力构建大豆加工产业平台,已形成集大豆制种研发、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大豆加工、仓储物流和休闲旅游有机融合的完整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全州共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26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3个、省级产业园13个、州级产业园10个,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各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州共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26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3个、省级产业园13个、州级产业园10个。
如今的延边,一个个“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从龙井的“黄金肉牛”到延吉的“参香四溢”,再到敦化的“豆香飘远”,延边州以产业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未来,延边将继续深挖资源禀赋,持续做强“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书写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