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白山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专题调研,聚焦黑猪、梅花鹿两大特色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谋划全产业链升级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联姻破解产业瓶颈,传统养殖迈向创新驱动
作为“国家级黑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主产区,白山市“东北民猪”面临种源退化、规模化养殖率低等问题;“中国梅花鹿之乡”抚松县存栏量占全国近10%,却存在深加工不足、品牌价值待提升等短板。调研瞄准关键技术节点,与科研院所达成深度合作。
联合吉林农业大学、重庆国猪高科技集团,构建“育繁养销”一体化体系,运用分子育种技术提纯复壮“东北民猪”种源,引入“智慧猪场”系统,实现养殖数字化管理,推广“猪粪-沼气-有机肥”循环模式,推动产业绿色化、规模化。
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合作成立“梅花鹿科技小院”及综合实验站,聚焦良种培育、鹿茸活性成分提取等领域,推动“胚胎移植”“鹿茸多肽抗疲劳研究”等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探索“养殖+文旅”融合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
全链升级重塑产业格局,黑猪产业开启绿色转型
种源保护强根基。建立“东北民猪”核心保种场,运用低温精液冻存技术扩大核心群数量,3年内目标从500头增至2000头,确保种源安全。
智能养殖提效率。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监测、智能饲喂、疫病预警全程数字化,建设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力争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品牌营销拓市场。开发黑猪肉预制菜,打造“白山黑猪”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市场,目标2025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3万元。
科研突围推动高端跃升,梅花鹿产业迈向三产融合
针对梅花鹿产业“重养殖、轻加工”问题,与科研院所携手推进三大创新。
良种培育提品质。实施“抚松型梅花鹿”品种改良工程,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抗病新品系,3年内良种覆盖率目标达80%。
科技转化促升级。在抚松县建立“梅花鹿科技小院”,科研团队驻点开展技术培训与中试研究,开发鹿茸精粉、鹿血肽等高端产品,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功能”转型。
文旅融合创价值。依托景区打造“梅花鹿养殖观光—鹿茸采摘体验—康养服务”产业链,开发鹿主题民宿、养生项目,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5000万元。
双轮驱动构建产业矩阵,政策科技双支撑赋能发展
白山市将强化“政策+科技”双支撑,建立“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个研究院、一个产业园”推进机制,对科技合作项目给予研发补贴、土地指标倾斜,并规划建设黑猪和梅花鹿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同时,与吉林农业大学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未来5年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通过构建黑猪与梅花鹿双产业集群,白山市以特色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为乡村振兴和东北振兴探索可复制的“白山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