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自2025年初以来,敦化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棚膜经济从“冬闲”到“冬忙”
敦化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棚膜经济朝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高效化方向迈进。当下,全市已建成温室大棚1512栋,占地面积达1460.12亩;标准大棚2494栋,面积共计2500亩。今年,预计棚膜经济产值达6.6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12%。在江南镇站北村,随着冬季来临,室外天寒地冻,但温室大棚内却生机盎然,蔬果长势喜人。站北村目前已有189座温室大棚,其中80座正在生产,种植品种丰富多样,不仅满足了市民游客的采摘需求,还供应本地市场,让村民们的“冬闲”时光变成了“冬忙”增收季。
中药产业从“零散种”到“规模强”
敦化市积极推行“企业+基地+种植户”的产业模式,全力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像吉林敖东药业,引导人参种植户种植精品人参,经营鹿场养殖梅花鹿,并加工生产豆饼饲料等,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3.07万亩。今年,预计中药材产值达11.8亿元,同比增长15.8%。在此过程中,敦化市还注重规范人参种植和人参市场秩序,积极协调设立国家参茸检测中心敦化分中心,并谋划建设人参交易市场,同时引进瑞隆人参生物提取制药、高端人参系列产品研发等精深加工项目,为人参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动力。
食用菌产业从“小作坊”到“全链条”
敦化市将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推动其发展壮大。目前,已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园区1个、黑木耳集中化产业园区5个。今年,预计食用菌规模保持在5亿袋,可实现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4.76%。秋梨沟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木耳种植总量稳定在5000万袋。镇里还在农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48亿元,同比增长7%。2025年,秋梨沟镇计划以黑木耳产业提升行动为主导,通过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进一步发挥地方性产业优势,同时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强镇。
敦化市通过对棚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深耕细作,不仅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新图景,未来还将持续发力,推动更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