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单车为代表的新型个体出行方式在国内很多城市已成为日常,为民众中短途出行提供极大便捷,同时也给各地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提出新课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近期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共享两轮车对居民出行效率提升有显著作用,且对私人保有的电动自行车具有一定替代效应。
据该项调研的负责人尹志芳介绍,此次研究将城市调研走访、民众问卷调查和企业骑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并用,力图全景式分析和展示共享两轮车对城市慢行交通各种参与角色的实际影响。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共享两轮车在城市运营,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调研指出,共享两轮车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有超过20%的骑行量被用于民众的轨道交通接驳,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共享两轮车+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百姓工作日通勤的效率优选。
在几个被调研城市,共享两轮车在早晚高峰时段的骑行量占全天总量的比重平均为27%,体现出共享两轮车在高峰时段分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此外,在各个被调研城市,公共交通站点100米范围内的骑行订单量占全市订单的比例均在75%以上;在夜间的公共交通空档期,共享两轮车适时填补了运力缺口。
出行效率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在公共交通发达的一线城市,“共享单车+地铁”是最为快捷的出行方式,而在中小城市,全程骑行共享两轮车是最集约高效的方式。统计数据显示,整体来看,共享两轮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效率提升15%。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结果同时还指出,基于停放和充电等方面的考量,有相当一部分私人电动自行车用户及共享两轮车用户认为,中长期来看,私人电动自行车在城市的角色有望被共享电单车取而代之。
此次研究的成果交流会近期在京举行,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和国内多个省市管理机构代表在会上结合各地自身实际,对共享两轮车的运营环境和政策逻辑进行梳理,为这一交通运输新业态的规范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