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哈尔滨公共交通领域快速发展,不仅优化公交线网、提升换乘便捷水平,更融入AI技术持续探索高效运营新模式,让城市交通脉络愈发畅通。
公交车智能化,进一步缩短高峰时段候车时长
当前,哈尔滨公交系统加速向“AI+”阶段迈进。2025年,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启动部署本地DeepSeek大模型,将AI深度融入公交运营全场景,开启出行安全与效率的变革。
在客服咨询方面,以往公交公司企管信息中心的人工客服,只能在每天5时至21时30分进行回复。如今,公交公司信息化小组将100条线路的站点、发车时间、线路走向等信息输入本地“公交信息库”,DeepSeek可在其中搜索信息,通过文字或语音向乘客反馈。
今后,AI技术在公交运营中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车载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驾驶员驾驶行为,接入DeepSeek后可形成对4000余名驾驶员的“画像”,与主动安全系统结合,可更高效地进行安全监控,预计可使事故预警率提高30%。同时,DeepSeek将参与辅助运营决策,通过掌握道路和出行特点,结合天气、客流、车辆状态等信息,制定每日分时段运营计划和动态优化调度,构造“AI智能调度中枢”,高峰时段乘客等待时间有望缩短15%。
线路优化接驳,形成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
随着哈尔滨地铁3号线全线贯通,地铁和公交接驳的出行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哈尔滨市公交线路在优化调整时,注重与地铁的衔接,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在地铁3号线西北环道里段8座车站初期运营前,市交通运输局及时恢复了哈药路、友谊路、上海街上的10处公交站台使用及56条公交线路,这些线路日停靠车次近5000次,惠及周边近3万名市民出行,提升了江南、江北两地的换乘效率。目前,已有170余条公交线路直接衔接3条地铁线路,形成了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
此外,哈尔滨还打造了“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布局。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公交线路总数达256条,线网里程约6000公里,主城区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实现100%全覆盖,公交换乘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更新车辆时,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出行号召,全面推动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普及与应用,目前主城6区公交车数量达到6249台,其中,新能源车辆6115台,占比达97.9%,城区主干线路实现环保车型全覆盖。
租车市场扩容,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过去,部分本地租车企业规模小,不具备异地取还服务能力,限制了市场拓展。如今,这一短板正在被突破,部分龙头企业率先进行全省布局,弥补了异地取还业务覆盖不全的短板。更多哈埠租赁企业组团加入全国连锁租车平台,共享车辆资源,扩大车队规模,平台统一调度实现异地取还服务。2023年初至今,省内汽车租赁经营网点从392个增加到500个以上;提供异地还车服务的企业和车辆从3家约1110台,发展到近百家超过6000台。
在租车市场资源共享、规模壮大的支撑下,哈尔滨作为南方游客“北上”旅程“第一落脚点”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哈尔滨市租车,行程延伸至省内其他地区、省外地区的数量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