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推动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互融互促

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围绕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在人才培养锻炼使用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相融互促、同向奔赴。

厚植沃土筑牢“成长根基”

刘海旭于2021年通过“名校优生”选聘进入克东县昌盛乡人民政府工作,承担保国村的包保任务。她先后组织2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走访500余户农户,为全乡119名独居老人办理敬老优待证,连续三年获工作嘉奖,荣获三等功。

齐齐哈尔市根据青年人才专业特长、发展潜力和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开展青年建功行动,选派青年人才在改革发展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成长、实干创新;每年组织各产业(系统)举办若干市级技能竞赛,并向非公企业和新就业形态领域延伸;实施“鹤城英才支持计划”,遴选青年科技人才(团队),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通过放到基层锻炼、放到关键岗位考验、破除论资排辈选拔等一系列政策,激发了青年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如今,他们多数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业务骨干,在各自的岗位带头奋斗。

精准滴灌提供“营养套餐”

实施青年人才成长“引擎工程”,组建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和青年创业学院,定期开展青年干部论坛、青创先锋讲堂、青年人才训练营等活动;以企业为主阵地,推动企业、技工院校的专家骨干与青年人才结成“师徒对子”;开展特色“人教岗”培养模式,协助技师、学院与市重点产业开展合作,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接轨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行企校双元、双师培养,实现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互驻互派,理论与实践有机交融……

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促进人才不断涌现的重要举措。对待投身城市发展中的青年人才,齐齐哈尔市始终厚爱有加,不断完善与青年人才成长进步有关的制度和培养载体,给成长中“幼苗”提供营养套餐,助力他们“壮苗出穗”。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人才,齐齐哈尔市在聚焦能力培养的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同样下了一番功夫。

以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等“青”字号品牌为载体,组建青年理论宣讲队,全面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解读阐释,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教育,结合“五·四”、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春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双提升”。

悉心呵护实现“栽树成林”

人才,既要用得好,更要留得住。

在齐齐哈尔市,投身鹤城振兴发展的各类人才只要出示“鹤城人才码”,就可以立即享受“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多方面的优惠。2020年,齐齐哈尔市在全省率先研发使用“鹤城人才码”。一年后,又成立了全省首个人才服务战略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达到了490多家,涵盖房产、车企、文化旅游、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累计优惠超过410万元。

为了让人才无后顾之忧,齐齐哈尔市坚持优化落实政策,在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齐齐哈尔市建成各级人才公寓和青年驿站2534套,累计为留在市内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住房公积金贷款3.89亿元;着力打造万达社区、卜奎巷子、中环夜经济商圈等青年主题街区;持续开展“遇见鹤城为你‘才’来”等青年人才联谊交友活动;举办“人才服务月”“星空音乐节”“文旅大集”等系列活动,满足青年人才个性化消费、文娱和社交需求。

一项项关怀举措,体现了齐齐哈尔市爱才的温度和留才的力度。全方位搭台、全链条培养、全周期服务,让一批批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人才,爱上鹤城、留在鹤城、成就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