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创新驱动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县

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前两名,2023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名第一,概括起来只有两句话,却凝结着嫩江全市上下多年来持续奋斗的努力和艰辛。

锚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两个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嫩江市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增量,2023年,嫩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53.6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增加科技含量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嫩江市耕地面积全省第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立市之本,也是强市之基。

“我们力求做好每一个环节,这几年先后被评为国家制种大县、省黑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整县推进试点县,大型农机装备全国领先,实现从提升地力到耕种管收融合发展。”嫩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丁重阳介绍。

5月30日,在前进镇前进村,村边的耕地犁成整齐的大垄,部分作物已经出苗。训昌种植专业合作社库房内,社员正在维修农机。“春播结束了,合作社今年种了1.5万亩地。闲下来就维护农机设备。”合作社管理人员尹训刚说。这个5人组成的小型合作社,年收入超过200万元。在嫩江市,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了2800家,为规模化、机械化提供了条件,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9.9%。

为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嫩江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过去两年,嫩江市完成两类项目建设任务80万亩。

发挥地缘优势,嫩江市全域构建“嫩江、九三、中储粮现代农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实施农场模式化栽培,创建“万亩创建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示范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县级首位。

从大食物观出发,嫩江市不仅种得好,还要养得好。以猪马牛鹅为主,持续做好畜牧大文章。2023年,畜牧总产值实现25.9亿元、增长4.2%。大鹅屠宰量从2022年的70万只,增长到170万只,嫩江大鹅入选省级大鹅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嫩江“北鹅”品牌全面叫响。今年,大鹅屠宰量预计增长到300万只。

强化链式思维 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嫩江资源富集,但拥有资源不等于财富会随之而来。嫩江市冰花啤酒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艰难跋涉中生存发展起来的企业。

“啤酒市场存在大者通吃的营销法则,能生存下来很不容易。”2023年,冰花啤酒的经营指标达到了规上企业标准。今年,啤酒卖到了吉林、辽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总经理宫会民担子沉重但信心越来越足。

黑龙江十六膳食品有限公司,这个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获奖的创新型企业,也曾在2016年年底建成后一度打不开局面。令公司总经理李福生和合作伙伴没有放弃的动力之一,是来自政府的支持。“带我们参加各种展会,2018年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后,我们的认可度大幅提升,销量实现质的飞跃。”

市领导为企业在直播间推销产品,市工信局等部门为企业对接政策。对企业真帮真扶,是李福生对嫩江市营商环境的最大感受,今年,李福生和合伙人又创办了黑龙江嘉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近年来,嫩江市主动对接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黑河“33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套图谱、一套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一批好项目、一批优势企业、一系列招商活动”模式,紧盯目标企业精准招商。2023年签约超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内资入统26.2亿元、连续两年增幅超20%。

围绕“百亿级矿业、百亿级绿色农产品及加工业”两个主导产业,促进配套产业项目加速成链。围绕多宝山铜业大力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向上延伸华安民爆、华民钢球、瑞隆石灰石等项目,向下延伸钼精矿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年产值5.9亿元。以全产业链思维深化农产品加工,做强种、储、加、销产业链条,嫩江春酒业、辰鹰乳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持续壮大。

数字经济领跑 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地区生产总值基数较大的县份,如何实现新突破是嫩江市不得不思考的命题。近年来,嫩江市以我省四大经济新引擎为发展方向,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新型产业。推进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大豆交割库,推进智能矿山建设,鼓励企业改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数字化转型。

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在嫩江市逐渐壮大,目前10家企业自主研发生产播种、整地、施肥、除草等四大类15种机型,获得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年销售农机具2495台。

在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可以在调度中心了解矿区内人、车位置,大型装备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无人化和少人化作业。

打开手机进入界面,实时观看田间生产。嫩江市农业农村局可在智慧农业系统中实时监测各个地块情况,从农情自动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到农产品加工储运管理等,可看、可查、可溯源。嫩江市将农业大数据与AI智能分析相结合,为辖区农户提供种植方案。

此外,嫩江市充分挖掘利用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红石砬水电站并网发电,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光伏产业示范项目建成竣工,200兆瓦风光一体化试点项目基本完工。今年一季度,嫩江市实际利用内资8.2亿元,同比增长45.5%。嫩江市多宝山生态矿产(冶炼)经济园区30万千瓦风力发电、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多铜废石综合再利用项目等多个超亿元项目先后落地。截至目前,省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