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低产井 平均单井日增油166.7%

据黑龙江省工信厅消息,大庆葡萄花油田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低产低效区块整体治理试验取得阶段喜人效果,截至5月5日,试验区内18口试验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幅度166.7%,平均单井有效期已达166天,区块累计增油2500吨,预计有效期内累计增油可达3000吨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2.16。

大庆葡萄花油田地处油田外围,地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且裂缝发育复杂,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驱替体系,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导致单井产量下降快,区块采收率低,影响了油田的开发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这个油田在台70-122区块开展了首个二氧化碳吞吐技术低产低效区块整体治理试验,力求为外围油田挖潜增效探索出一条新路。

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降黏解堵作用和膨胀作用疏通油流通道、补充地层能量的一项油井措施增产技术。科技人员通过采取压裂改造为主,以二氧化碳吞吐技术补能为辅,以及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吞吐的解堵作用疏通油流通道,再配合以水井细分提水、负压解堵、酸化解堵等措施建立有效驱替实现提效增产。

台46-斜115井是一口典型的井网边部井,这口井投产时日产油1.9吨,但由于注采关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能量补充,不到两年产量就下降到0.5吨。针对低产原因,科研人员对其连通水井进行注水层段调整,并根据地层亏空程度增大二氧化碳用量和处理半径,经过治理,这口井日产量提升了260%,累积增油超过180吨。

在科学分类编制实施治理方案的同时,科研人员还对二氧化碳吞吐技术的注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高注入压力和最佳焖井时间的最佳施工参数。他们还创新提出新的“间注间焖”施工工序,在不影响单井措施周期条件下,有效延长二氧化碳在地层中的作用时间,增大了扩散半径,进一步提升了措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