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前三季度GDP变动情况

据江苏省发改委消息,10月25日,苏州市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苏州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3.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6%,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狠抓政策措施落地,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提升发展质效,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有序,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93.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46亿元,同比下降0.4%,两年平均下降0.1%;第二产业增加值7587.13亿元,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8711.72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1%。

一、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农产品供给充足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3亿元,可比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0.4%。

夏粮产量22.93万吨,同比增长6.3%。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截至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4.64万头,同比增长167.5%,其中能繁母猪1.30万头,同比增长93.1%。前三季度生猪累计出栏7.12万头,同比增长105.3%;猪牛羊禽肉累计产量0.7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0.52万吨,同比增长93.4%;蔬菜产量151.23万吨;水产品产量9.37万吨。

二、工业生产高位稳健增长 发展质态优化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53.3亿元,同比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长10.8%。

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4.3%。其中电子行业产值增长1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9%、汽车制造业增长28%、钢铁行业增长30.4%、化工行业增长31.2%。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8.2%,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民营工业实现产值11990.0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外资工业产值17197.3亿元,增长18.2%。分规模看,规模以上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值10182亿元,同比增长22.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8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626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4.1%,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27.1%、新材料产业增长24.7%、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3.4%、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21.1%。高技术产品增势明显。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1.1%,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4.8%,电子元件产量增长51.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86.9%。企业效益保持平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1338.7亿元,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0.1%;利润总额2031.1亿元,同比增长36.5%,两年平均增长21.1%。

三、服务业稳步恢复 新兴服务业发展动力强劲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税收收入1467.4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46.8%,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5%,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87.2%,今年以来始终保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2%;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4%。全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051.1亿元,同比增长27.7%。交通物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4.7%、12.0%和21.0%,苏州港货物吞吐量4.2亿吨,同比增长3.4%,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590.5万标箱,同比增长29.4%,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9月达到62.2万标箱,破单月历史记录。

四、投资需求稳定拉动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384.4亿元,同比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工业投资1203.2亿元,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15.4%;服务业投资3170.1亿元,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3%。

新兴产业投资引领增长。前三季度新兴产业投资1065.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投资增长90%、软件和集成电路投资增长38.1%、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投资增长21.5%。高技术投资占比继续提升。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54.8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456.2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7.9%,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70.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类基础设施投资49.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民生领域投资加速。前三季度社会领域投资184.2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45.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民间投资保持活力。全市民间投资272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2.2%,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全面复苏 民生消费稳定支撑

在“五五购物节”“夜ZUI苏州·姑苏八点半”等大型促消费活动的有力带动下,苏州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1.9亿元,同比增长21.2%,两年平均增长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0.8%,两年平均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3.8%。

9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8月提升2.1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的住宿和餐饮业较快复苏,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营业额同比增长34.0%,9月营业额环比增长88.4%;限额以上餐饮业单位营业额同比增长25.6%,9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9%,增速比上月提升9.5个百分点。民生消费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6.3%。出行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7%,其中汽车类增长17%。线上消费保持增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27.1%,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六、外贸保持高位运行 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8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8.4%,其中出口总额1626.5亿美元,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6.5%;进口总额1177.8亿美元,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11.2%。9月单月进出口额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自3月以来单月进出口保持在300亿美元以上。

从贸易方式看,全市一般贸易出口额63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8%,高于出口额增速8.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比38.9%,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欧盟(不含英国)和东盟出口额分别为347.5亿美元、291.7亿美元和214.8亿美元,分别增长17.8%、31%和27.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399.7亿美元,占出口额的24.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从产品类别看,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额1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7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占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78.9%、49.1%,比上半年分别提高0.1、0.8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民营企业进出口额799.4亿美元,同比增长36.2%,高于进出口总额增速15.1个百分点,高出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增速19.4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5%。

前三季度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8.2亿美元,同比增长30.1%。

七、财政金融稳健增长 资本市场发展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5.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1687.1亿元,增长9.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8%。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8408.5亿元,比年初增长9.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383.3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制造业贷款余额5361.8亿元,比年初增加661亿元,比年初增长14.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7.2%。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全市当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2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26家)。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08家,其中境内A股166家、科创板35家。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76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37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5元,增长11.5%。全市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34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8.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向好,全市新增就业16.86万人,同比增长20.2%。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涨一平一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上涨3.0%;居住价格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4.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跌1.4%。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健运行态势,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活力韧性。下一阶段,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全力加快工作进度,精准施策,创新发展,着力破解经济发展难点,推动经济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附注:

(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税收收入数据来源于税务局;铁路货运量数据来源于火车站;交通运输数据来源于交通局;进出口数据来源于苏州海关;财政数据来源于财政局;金融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金融管理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人社局;水产品产量来源于农业农村局;夏粮产量、生猪存栏出栏、能繁母猪存栏、除水产品以外的其他农产品产量、居民消费价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市统计局。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