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以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

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昭通市充分发挥林长制统领作用,强化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保护和发展,推进林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

2023年,昭通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30.39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覆盖区户均收入竹子1.2万元、花椒1万元、核桃0.27万元,为增加林农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绿色富民产业提质增效。昭通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着力抓实竹子、花椒、核桃等林业产业,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谱写好“产、城、人”文章。昭通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昭通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为全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策保障。竹产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通过持续不断努力,竹资源从257.8万亩增加到680万亩,实现产值135.7亿元。花椒产业高质高效、奋楫争先。昭通市上下合力攻坚,花椒面积稳定在165万亩,花椒应用在大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实现突破,精深加工不断拓展,预计今年总产值将实现150亿元。桃产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今年,预计核桃产量12.6万吨,总产值约19亿元。其他林下经济多点开花。积极探索推进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林下天麻、林药、林菌、森菜、林下养殖、林下采摘,今年预计收入可达130亿元。做特做强林果产业,昭通苹果、永善枇杷、绥江“半边红”李子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优势增收产业,带动了生态颜值、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林长制持续推深做实。昭通市以“林”为抓手,聚焦扩绿、兴绿、护绿,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系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统筹做好林与山、林与水、林与草大生态文章。以“长”为关键,建立完善四级林长体系,全市共设立林长2881人,划定管护网格34408个;以“制”为保障,建立林长巡林等6项制度,建立健全“林长+森林警长”等机制,创新建立“民间林长”管理制度,形成以“1个文件为主题+N项制度”的制度体系。以“常”为要求,常态化落实好工作要求。以“责”为督考,强化作风建设,压紧压实林长责任,持续强化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全面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林长制责任体系。

林草资源管护更加有力。该市涉林违法案件持续下降,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明显。全市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6.59万公顷,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实现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90%以上的目标;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恢复,监测发现鱼的种类从2020年的36种增加到目前的43种。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赤水河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第一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全面完成,流域内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大专项行动”“十大示范项目”多领域推进城乡绿美建设,村庄面貌大幅提升。

能力建设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护道、防火道、产业道“三道合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全市建设林区管护道777.5公里,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1908公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按期撤销水富市松材线虫病疫区,2023年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被评选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书面通报表扬。

专家点评

乘势而上跃新峰

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长 蓝晓光

近年来,昭通市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竹产业呈现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主体逐步提升、品牌创建加快推进、助农增收有力有效的良好态势。昭通市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全力打造“离天空最近的竹笋”,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小径级笋用竹产业基地。

竹业风正好,此时最相宜。第十九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在昭通市举行,“竹智慧”在昭通聚集,“竹情缘”在乌蒙延续。这一盛会将有力展示昭通竹产业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为昭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此次大会,将给昭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市场需求、产业融合、科技支撑等新机遇。今后,昭通可通过举办竹文化节、竹笋品鉴会、竹艺比赛、以竹代塑等活动,在加强媒体推介、拓展旅游宣传、参加展会活动、开展品牌建设、强化政企合作、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昭通拥有丰富的竹资源,筇竹资源优势突出,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议在加强资源管理与规划、提升竹林培育水平、强化加工能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时紧盯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随着“以竹代塑”的推进,昭通竹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昭通市锚定目标、铆“竹”干劲,下“竹”功夫,做“竹”文章,乘势而上跃新峰,直挂云帆济“竹海”,努力打造国内国际一流优质小径竹基地,在“以竹代塑”的赛道上勇立潮头。

记者观察

竹子撬动振兴路

深秋行走于昭通山野,成片的竹海逶迤成浪,处处呈现着竹业兴旺、竹农富足的强劲势头,青青翠竹谱写昭通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近年来,昭通市坚持以“笋用为主、全竹利用”“抓一抢二活三”的发展思路,统筹保护与发展,着力全链条贯通,构建集群发展新格局,切实把竹产业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资源增量、经营技术培训、基地生产设施配套等措施,产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通过标准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有机产品认证和有机基地认证等措施构建昭通竹产业品牌体系,社会知晓率、市场竞争力得到逐步提升。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加大市场主体培育,二产得到逐步加强。

竹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成品销售,一根竹子衍生出竹食品、竹工艺、竹炭等产业链。绿色低碳背景下,昭通用一根根竹子撬动绿色富民产业,打造全竹利用产业链,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全业态、全方位发展,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赋能。

昭通地处长江上游,“大山、大水、大峡谷”的基本地貌特征决定了昭通地理区位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充分认识森林“四库”的基本功能,立足竹资源生态优势,大力保护和培育优质竹林资源,构建完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开辟竹产业发展新路径,构筑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立足特色、做足竹文章,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