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县打造“互联网+乡村振兴”新范例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系拉萨与日喀则接合部,全县总面积327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县城驻地塔荣镇距拉萨市137公里,人口约3万人。自2017年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打造电商服务体系、物流“最后一公里”体系、农村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建设县域经济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在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县域经济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尼木新范例”。那么,尼木县是如何搭乘上电商平台这辆高速列车,从而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互联网+乡村振兴”之路的呢?

打造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提供一站式服务

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是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关键,尼木县依托县众创空间建成尼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健全公共服务中心机构、明确分工,完善制度、合理区划,进行整个县域电商平台建设的规划建设,为本地网商发展提供电商全流程运营支撑。

同时,设立O2O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创客孵化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培训中心、直播摄影中心、运营中心、会议中心、物流仓储分拨中心等功能区,为县域合作社企业、创业人员、老百姓提供电商资讯、产品检测及追溯、培训孵化、产品优质认证、品牌策划、营销推广、产品展销等电商服务及其他衍生增值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两项的基础上,尼木县在各乡村建设电商服务站点,均按照统一门头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设施设备、统一电商服务功能、统一运营标准进行建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代购代卖、充值缴费、快递收发、电商宣传等便民服务。

打通高原物流“最后一公里”体系

100%覆盖乡镇

物流是产业链稳定的基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虽地处4000米海拔的高原腹地,但尼木县物流“最后一公里”取得巨大突破。记者了解到,目前尼木县建设运营7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及17个行政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乡镇电商服务及物流配送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电商服务及物流配送覆盖率达到50%,形成了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其中,建设完成尼木县物流仓储分拨中心,已整合腾西物流、中通、申通、韵达、百世、天天、圆通、壹米滴答等快递物流企业入驻,力争实现县级运营中心—镇村、镇村—县级运营中心两日内送达。

目前,物流配送站点建设与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00%融合,制定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物流收发设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服务尼木县80%以上农牧民,给本地企业合作社、农牧民群众带来实惠,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载体, 2019年11月-2023年12月,尼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配送共计约24.2万件快递物流的下行件,以及约4万件的上行件。

整合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

打造“一品一码”突出尼木品牌

在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尼木县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已逐步完善和已成体系,由此给农牧民和县域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成果。

据了解,目前,尼木县围绕县域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质量品控,开展农产品有机认证、检验检测、生产许可证办理帮扶、包装设计及市场流通标准制定等帮扶工作,提升尼木农产品规范化与标准化程度;此外,构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公共农产品追溯平台,实现尼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的追溯管理,做到“一品一码”,形成一整套符合农产品特点的质量安全追溯模式。

同时,打造培育“文香故里”作为尼木县公共品牌,免费授权尼木县企业合作社使用,鼓励全县电商从业者广泛推广使用,逐步实现县域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推广,促进全县农特产品标准化上行。“文香故里”品牌标识已成功注册23个大类的商标,这为品牌的保护和推广提供了法律基础。

建设县域经济人才体系

增加本地就业

人才是县域经济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核心,为此,尼木县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创业人员、涉农企业工作人员、农牧民等不同群体,开展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乡(镇)村农牧民了解互联网、学习互联网、思考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2019年-2023年期间,全县电子商务培训累计人次达4800余人次,形成初、中、高层次分明、架构合理的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此举还累计解决了10名本地未就业大学生和2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累计带动就业创业约30人。

据悉,针对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的崛起,尼木县联合多方资源,在当地组织短视频大赛、直播培训,在麻江乡赛马节、雪顿节、尼木吞弥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中开展10余场直播活动,其中“农特产品+文旅直播”主题直播活动,点击量分别达到45.2万次和115.4万次。未来尼木县将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与乡村振兴推进工作深度融合,逐步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