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昨天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颁发。这是自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后,时隔两年多再次颁发国家科技奖。上海共有49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8.7%。上海牵头完成的有18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以及2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外国科学家。上海合作完成的项目中,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介绍,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含金量都很高。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是以“创新团队”获奖,2019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创新团队分别都只有一个,所以瑞金医院创新团队此次获奖实属不易,体现了团队30多年来坚持原始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的艰辛付出。
这个团队以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发展了APL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从最凶险的白血病变成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此基础上,他们拓展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使骨髓瘤、淋巴瘤等其他血液恶性和遗传性疾病治疗实现突破。如今,这个团队已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引领我国血液转化医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另一个医学项目“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也是“稀缺品”,全国范围内,上一次外科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要追溯到2015年。
针对脑中风、脑瘫后导致偏瘫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团队创建了中国方案:通过新建外周-中枢神经通路,将瘫痪上肢神经连接至同侧健康半球,给偏瘫上肢“换大脑”,使多年的“瘫痪手”成为“可用手”,实现患者生活自理。这项成果不仅开辟了“改变外周治疗中枢”的新领域,建立了覆盖伤、病、残联合治疗和康复的“肢体功能重建”新学科,还证实成人大脑仍存在巨大的脑可塑能力,一侧半球能同时独立支配双上肢,推动了脑科学发展。项目核心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入选这份国际医学顶级期刊的2018年“最受瞩目研究”,吸引了欧美多国著名医疗中心学习应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毛军发院士领衔完成,研发出我国首套及系列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基本自主可控。成果已用于400多家企业,支撑了国产先进半导体工艺、5G基站和终端产品的自主研发,走出一条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突围之路。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外国科学家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访问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同济大学名誉教授、环境工程专家布鲁斯·里特曼,他们对华友好,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