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WSCA)冠军

11月18日晚落幕的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一举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WSCA)桂冠。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这一全球智慧城市行业领域的“奥斯卡奖”。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世界级平台的认可。

创办于2011年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简称SCEWC),由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西班牙工业部、巴塞罗那市政府等支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和转型的智慧城市主题展会。而世界智慧城市大奖是SCEWC的最高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个城市。近年来,全球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斯德哥尔摩、新加坡、特拉维夫、迪拜、纽约等都曾获得过这一殊荣。

今年,上海能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座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不是偶然。

一座智慧且温暖的城市

早在2010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从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1.0阶段,到单一功能应用系统规模建设的2.0阶段,再到推动应用融合创新的3.0阶段。

如今,经过十年长跑,已然成为世界智慧城市优秀标杆的上海,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可以说已成为托起上海智慧城市的最强牵引。

“一网通办”从提出、上线到完善升级已两年多时间,成为上海率先打出的政务服务品牌。如今,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指向,“一网通办”接入事项达到2341个,其中超过80%具备全程网办能力,累计办件量超过6000万件,市民企业办事越来越“像网购一样方便”。

“一网统管”历经一年多探索,创造性推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运行基本体征指标体系,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保障。目前,已经建成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联动处置系统,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网等领域专题应用,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持续为政府精细化管理增效赋能。

尤其是面对今年的疫情,“两张网”经受住了考验。譬如,借助“一网统管”,上海将与入境人员有关的公安、政府、社会、企业、感知等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用数据查“人”,打造了一条由“入境转运”到“落地管控”的闭环之路,提升了城市的“免疫力”。可以说,正是“两张网”让上海更早地感知风雨,通过高效的智慧应用积极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也更早地作出预判、调整与回应,保障了上海经济指标逆势回升。

正如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组委会所言,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方略,通过其独特的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基础和格局,创造了一座智慧且温暖的城市。

全球化视野来看待智慧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年多的准备过程中,上海方案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不仅仅站在中国角度,而是用全球化视野来看待智慧城市建设,比如国际普遍关注的隐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等。上海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不断扩大公共数据开放的覆盖面的同时,提出建立分级分类开放机制,根据安全风险、隐私保护、技术能力等因素,对公共数据开放进行精细化管理。

当然,在夯实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这一“底座”上,上海不但领跑全国,更站在了世界的第一梯队,这也引发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的高度关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固定宽带光纤实现全市99%家庭覆盖,平均下载速率和用户渗透率均排名全国第一。据中国信通院数据统计,今年二季度上海家庭固定宽带千兆用户数为36.7万户,渗透率为4.02%,居全国第一;接入速率为200.02兆,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居世界第一阵营。

作为无线千兆的主要载体,5G的建设更是一路领跑。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3万个,5G室内小站超4.3万个。根据工信部数据,到今年上半年,上海5G基站占比为20.19%(5G基站在所有基站中的比例),5G室外基站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按同口径比较,上海5G基站数量已超越排在世界第一的韩国首尔。

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钱晓表示,经过10年的建设,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上海一点一滴积累、进步。这次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是对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好肯定,上海也将通过此次获奖,继续踏上新征程。

上海的脱颖而出,也让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组委会做出一个抉择,从明年起把上海作为大会在亚太地区的主节点平台,与巴塞罗那、纽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让全球的城市、企业、机构在这座人民之城更好地沟通交流。上海,也将着眼世界,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球多样性、包容性、公平性、安全性、协作性的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