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发布新一轮综改试点首批成果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6月11日上午,“潮涌浦江”系列活动引领区改革创新暨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出席并致辞,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作交流发言,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发布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成果,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介绍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浦东新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始终走在全国改革开放最前列,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的重任。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公开发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成果。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和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任务,为浦东引领区建设、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朱芝松在致辞中指出,浦东新区将牢记中央赋予的引领使命,勇当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浦东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浦东将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动要素便利跨境流动和规则深度国际对接,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撑上海和浦东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浦东将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实践,创新完善高品质民生服务供给体系、高效能城市治理体系、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体系,让广大居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

此次发布会全面展示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的创新成果,并集中发布了30个改革突破意义大、市场主体关注度高的改革创新案例——

一是深化制度型开放取得突破。全面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率先开展压力测试,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和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启动建设。全国首家外国仲裁机构业务机构韩国大韩商事仲裁院上海中心获准登记,全国首家中东地区外国专利代理机构驻华代表处落地浦东。发布实施《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标准化创新发展若干规定》,首创全球500强外资企业参与制定的企业联合标准。

二是要素市场化配置取得成果。首创“2+1+1”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工作体系,推进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评价制度衔接。加快探索优质高中与国内一流大学合作构建数理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启动《浦东新区优质高中与国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数理拔尖创新人才三年行动方案(试行)》。上海数据交易所上线运行数据交易国际板,率先形成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典型案例,2024年1-5月数据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三是“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实现提升。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于2024年4月29日完成首个到期合约交割,交割金额1.77亿元,走通了从挂牌上市到交易、结算、交割的完整流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国海油完成全国首单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联合中国石油完成全国首单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降低跨国企业的经营成本,更好支持总部机构发展离岸经贸业务。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上线运行,40家企业的64个产品纳入《浦东新区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中国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在上海洋山港实施。

四是着力完善法治保障。截至目前,上海市人大已经制定出台“标准化创新发展”“绿色金融”“融资租赁”“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等18部浦东新区相关法规,浦东新区在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无人驾驶装备等领域累计出台26部管理措施,有力支撑了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药明巨诺等部门和企业机构代表作交流发言,分别从业务主管部门和机构企业实践的角度分享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的丰富内涵、实践成效和对策建议。会上同时开展新一批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签约,颁发生物医药高级职称证书,授牌国家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平台、智能计算结构生物学自主创新研究平台,揭牌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浦东)并举行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