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十四五’以来,虹口锚定‘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战略定位,以北外滩开发建设为引领,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进阶至1500亿元,年均增长4.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从百亿级迈过200亿元,年均增长15.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亿元扩大到300亿元,年均增长7.8%。”昨天,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虹口区亮出了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十四五”以来,虹口区区域发展能级实现新跨越、城区全域更新释放新空间、“文化三地”激发新活力。
在虹口区北外滩,480米浦西新地标以一天一米的速度拔节生长,年底将突破百米。“一江一河”3.4公里滨水岸线贯通开放,国际邮轮、游艇、游船同靠,已成为国际大都市靓丽风景线,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此外,北外滩还成功创建上海市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首批自贸联动创新区、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运营,已成为“五个中心”融合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对于一系列功能区的创建,虹口区委书记李谦打了个比方:它们就像是虹口一片片苗圃里精心培育的一批种子,“十四五”已长成“树苗”。“十五五”关键要让每棵“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也要让“大树”之间和谐共生,最终形成枝繁叶茂、生生不息的虹口高质量发展“雨林生态”。
从“虹镇老街”的棚户区到如今集住宅、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区,瑞虹新天地如今一派人潮涌动的繁华景象。“十四五”期间,虹口区历史性完成旧区改造。2022年6月全面完成全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今年8月接续完成零星旧改,总体完成“拎马桶”改造;年底可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任务。与此同时,虹口区近五年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26.4公顷,以点带面推动周边区域整体更新。
虹口是“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文化三地”这一重要理念成为虹口建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基石。虹口区全域“大思政课”打造了百个思政场景,先进文化持续强化价值引领。从德云社相声到脱口秀,再到沉浸式剧场,各类演艺头部IP纷纷落户,四川北路又成了年轻人追着看演出的“观演高地”,实现“一场演出带活一片商圈”。
“十四五”期间,虹口区还建立了全市首个文化人才公寓;和平书院点亮了城市夜晚的“文化之光”,年接待读者超过200万人次,获评全球“年度公共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