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党建链”串起“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新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聚力将中广国际打造为党建引领在线新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高地和创新标杆,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聚势赋能。
铸魂强基,构筑全域覆盖的“红色堡垒”
近年来,嘉定工业区党工委紧扣产业发展中心任务,以建强组织体系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中广国际等产业园区新兴领域实现全面有效覆盖,切实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以理论武装“铸魂”,把稳思想之舵。中广国际党总支定期开展党建经验分享、国防教育学习及书记论坛等特色学习活动,通过座谈、访谈等联学形式深化学习实效,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同时,将“初心讲堂”等优质线上学习资源融入“三会一课”,引导党员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确保园区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稳步前进。
以组织创新“扎根”,激活神经末梢。针对园区新兴领域企业集聚、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众多的特点,中广国际党总支探索搭建网格联络员“1+3+N”工作架构,有效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推动成立嘉定工业区网络主播群体党支部,将“云端”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党旗下,实现党组织在关键新兴群体中的“实质覆盖”。
以阵地升级“夯基”,打造暖心家园。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文创、广告、电商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实体化运作“中广国际·理想湾”党群服务站,并于今年完成党群服务阵地2.0版升级,打造集“学习交流、文化展示、创意孵化”于一体的文创行业党建示范点,推动党建工作更贴近青年党员需求,将创意党建深度融入企业发展。
融合赋能,激活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中广国际党总支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建设深度融合,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品牌引领,绘就产业发展“同心圆”。中广国际党总支打造“光域·向新”党建品牌,系统推出十大特色项目,形成品牌矩阵。例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联合中广国际、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开展“光遇”共创营校企地合作项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打造实践基地,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以及课题合作,有效实现了组织共建、项目共研及人才共育。
结对共建,筑牢产业协同“连接点”。中广国际党总支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启用“光遇”在线新经济实践阵地。双方通过党员队伍共抓、资源信息共享及结对计划共商议,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业链服务,释放党建“红色动能”,促进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创党建工作新格局。
生态培育,释放产业集群“雁阵效应”。园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依托头部平台电商及相关配套服务商,构建完整的平台电商生态体系,并以此进行集群式招商,吸引平台上下游企业集聚。例如,助力找钢网加快钢铁商贸流通领域上下游的数字化转型,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进一步做大平台交易规模。党建引领下的组织协调机制与生态治理,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也进一步增强了园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聚智育才,打造近悦远来的“红色磁极”
中广国际党总支以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园区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政治引领与关心关爱并重,凝聚青年人心。中广国际与嘉定工业区团工委以“新予同行”伙伴计划为平台,依托“花海交友·觅知音”交友活动、“星光·逐梦”青年夜校等共青团品牌项目,开展技能培训、交流沙龙及公益服务等活动,在满足园区青年工作生活、成长成才等方面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其奋斗活力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精准施策与搭建平台并行,破解人才难题。中广国际党总支聚焦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与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融议事”工作协商;联动工业区团工委、人才管理职能科室及共建单位,开展“畅聊新声益企筑梦”青年人才面对面活动,并与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线下研讨。同时,持续推进中广国际人才驿站和人才服务点建设,多措并举满足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
实践锻炼与职业发展并举,赋能人才成长。园区积极为人才搭建多元成长阶梯。通过“嘉乡”代言项目,组织青年党员和网络主播深入农村开展助农直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同时,鼓励数字广告人才积极申报职称,开展人才课堂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