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产人形机器人加速“奔”向全球市场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我们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开普勒先行者K1最快在今年9月量产上市,但全球储备客户已经有上百家,不少已经达成了订购意向。”在6月6日开幕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展台上,开普勒人形机器人CEO胡德波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观众,向他们介绍现场展示的人形机器人K1。这款来自浦东的人形机器人还没量产出厂,全球订单已纷至沓来。

浦东早在“十四五”初,就锚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多年深耕机器人产业积蓄能量,去年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2023年国内发布的12款人形机器人中4家出自浦东,包括傅利叶智能机器人GR-1、开普勒先行者K1等在内,均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和应用生态体系。

浦东人形机器人还未量产已获全球订单

高178厘米,体重85公斤,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有限公司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不但拥有灵巧的双手,可精细到毫米级的运动控制能力,还因采用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硬核动力下可释放无限力量。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我们已经研发了三年多,形成了4个迭代产品,最新即将量产的机器人双手可以搬运30公斤的物体,这个负载能力和人工是可以匹配了。”胡德波介绍说。“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里,我们产品具有高性价比,现在全球意向订单大概在数百台,已经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就在不久前,开普勒人形机器人还与新加坡SIMPPLE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安保巡逻以及其他物业服务场景的联合创新,加速在亚太、澳新和欧美等地区的推广。

作为浦东人形机器人的代表企业,傅利叶智能2023年就已正式发布首款通用双足机器人产品GR-1,该产品具备流畅的外观、优异的运动能力,并领先实现量产交付,在技术水平、商业化进展上皆具备全球突破性,引起行业广泛专注。

人形机器人相当于新一代的智能终端,垂直类模型就是运行的各种App应用程序,背后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目前,傅利叶智能还在往下“深探”,提供成熟的机器人本体和软硬件接口,致力于搭建一个技术开放平台,与应用场景开发方、有AI能力的研发团队合作,赋能百行千业。

机器人产业是体现一个区域未来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杆。浦东新区早在多年前就对机器人产业做出布局,已形成了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和龙头企业加速集聚的产业生态。

在浦东,人形机器人发展“堵点”正在被突破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下一代“智能终端”已来到突破性发展的时间节点,但目前行业仍然存在“一高五难”:硬件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与安全应用难,缺少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开源社区、开放平台来加速技术孵化与技术共享。

今年5月,在工信部和市经信委的共同指导下,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子浦东,为人形机器人创新引领发展注入新动力。落地后,通过这一公共平台正加快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研发。

“OpenLoong”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网站,将为人形机器人开发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资源库,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核心部组件厂商、科研院校、具身技术研发团队融入开源人形机器人生态。该社区也将为开发者提供技术研讨、信息交流的舞台。

“我们希望降低整个社会对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入门门槛。通过开源社区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共性技术的攻关。同时,我们也将建立一个智能的机器人训练场,解决相关企业的产品落地难问题。”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介绍,即将在浦东张江启用500平方米的、可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进行智能训练的场地,“到2027年可以满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这里也将是我们全国人形机器人的重要训练中心,在加速技术迭代的同时,对所有机器人进行全面测试评估。”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能愈发强劲,在浦东,人形机器人不但拥有具体的形态,“头脑”也越加聪明、“四肢”也更灵活,能快速成长离不开生态的支撑。

据浦东新区科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浦东在整机本体、智能软件、硬件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谋划布局。整机本体方面,2023年国内发布的12款人形机器人中4家出自浦东。智能软件方面,浦东拥有一批国内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军企业,集聚了30多家大模型企业,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提供了很好的助力。硬件核心零部件方面,浦东在关节执行器、传感器和灵巧手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研发制造能力日益增强,拥有国内领先的关节执行器研发制造企业,集聚了一批高精度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

浦东人形机器人发展蓝图可期

已经汇聚ABB、傅利叶智能等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张江机器人谷,在经过3年的建设后,今年瞄准“平台赋能”,全方位帮助企业尽快实现研发迭代和产品量产。

“我们重点打造了开源研发训练平台、快速制造开发平台、测试评估验证平台、开放场景运营平台、金融投资服务平台、生态空间运营平台六大功能平台。”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负责人王涛介绍说,目前机器人谷已入驻了80余家机器人赛道企业、机构,“在张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需要的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大数据产业等都齐备,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注入了核心驱动力,上下游合作发力,最终人形机器人将更加智能。”

布局人形机器人,浦东有着扎实的基础、足够的底气,未来发展蓝图可期。目前,浦东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至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重点从公共平台支撑、产业政策扶持、投资基金配套、应用场景供给等领域全面发力,集中资源力量、战略性精准扶持培育壮大人形机器人产业,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引领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投资基金配套方面,浦东将筹备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子基金,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价值端,投资孵化一批优质潜力企业。应用场景供给方面,则将在先进制造、安防巡逻、养老服务等领域,充分对接需求,深度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范围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