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罗恩格林》开票第一天就售出500张票,足以证明上海观众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平。”《罗恩格林》指挥、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在彩排间歇说,“《罗恩格林》首演日,观众爆满,说明中国有数量不菲的瓦格纳歌剧迷。”9月17日、19日,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作为上海大剧院2023—2024演出季开幕歌剧进行中国首演。这是著名的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首度与中国院团合作。
“《罗恩格林》制作接洽时间近5年,比上海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陕西大剧院联合制作《托斯卡》更进一步。”许忠直言,“以往中外联合制作剧目,外方把舞美道具运到中国,演完又运回国外。现在我们拥有《罗恩格林》大中华地区10年版权以及服装、灯光、舞美道具,打造中国院团与国际接轨最紧密的舞台,具有前瞻性。”
自1998年开幕,上海大剧院确定歌剧为重要呈现艺术门类,引进意、德、俄、法等一线顶尖歌剧院的经典演出。2010年,德国科隆歌剧院《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两轮八场,掀起热潮。今年10月,这部鸿篇巨制将回到上海大剧院,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携全新制作世界首演,亮相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依托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场团优势,2012年起,上海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携手国际艺术机构共同制作、出品多部经典歌剧,其中联合出品的全景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和瓦格纳作品选段集萃音乐会等深受乐迷喜爱。在今年瓦格纳诞辰210周年之际,《罗恩格林》首演为沪上艺术机构与院团的合作再添盛景。
《罗恩格林》讲述“天鹅骑士”罗恩格林拯救他人的寓言故事。首演新版本将中世纪故事引入现代舞台,布景色彩鲜明,生机盎然。故事开场,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演员们身着休闲服挥动着手中的麦穗。
饰演罗恩格林的斯特凡·温克是当今杰出的瓦格纳戏剧男高音之一。导演科内尔·蒙德鲁佐说,“瓦格纳曾经给罗恩格林声音一个线索:他的嗓音沉着,一种冰冷的、闪光的声音,几乎是非人的外星声音。”斯特凡·温克坦言这一版本的罗恩格林十分特殊,“他不再身穿银色盔甲,难以接近。他更像普通人,带着大部分人都有的一些挫败感,是个不完美英雄。我很喜欢这种人性化的角色塑造。”与上海歌剧院合作,斯特凡·温克盛赞,“我感受到了世界级水准。”
夏洛特-安妮·希普利扮演女主角艾尔莎。艾尔莎提出“禁忌之问”,让故事最终走向悲剧,夏洛特-安妮·希普利理解她的这一行为,“作为妻子,她怎么可能不追问丈夫罗恩格林究竟是什么人?一旦做出选择,我们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就像艾尔莎。”
音乐与艺术打磨秉承上海歌剧院“精雕细琢、考究细节”传统。上海歌剧院特意为合唱演员请来合唱艺术指导马丁·怀特和声乐指导亚历山德罗·阿莫雷蒂,用两个多月逐字逐句教授并纠正德语发音,帮助演员们更好展现瓦格纳歌剧魅力。马丁·怀特说,《罗恩格林》有40%为合唱,“演员们不仅需要吐字、音准正确,还要传达情感,让观众享受声音与交响乐合作。”
歌剧中最著名的合唱之一“婚礼进行曲”演绎直击人心,合唱团声音与管弦乐交织在一起,为庄严场面增色不少,用马丁·怀特的话说,“纯净的声音比演绎冲突更困难。”
4个半小时的歌剧马拉松《罗恩格林》,不仅是指挥、歌唱家的试金石,也对合唱、乐团及整个制作团队提出考验。在许忠执棒下,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以精确咬字、细腻音乐处理,抓住起伏情绪,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与苏州交响乐团百余人的庞大乐队编制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