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推进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稻田十里泛金黄,如浪摇波透远香。昨天,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糖梨花泽”正式拉开大幕。

放眼全国,上海农业的体量并不大,但是农人们在这一欢庆节日的心情,就和丰收节晴朗的天气一样,热闹欢腾。地产优质农产品一一摆上桌,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牌数量众多,让人不禁感叹:农业,真的很有“花头”。

释放“农业+”潜力

在现场,地产农产品的衍生品收获不少关注。它们都在昭示:上海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农产品的生产,还延伸至二三产业,通过释放“农业+”的潜力,为城市人提供多层次的体验,也带动乡村活起来、火起来。

奉贤黄桃就是其中之一。在现场展台上,黄桃汽水、黄桃橄榄油洁面皂、黄桃棒棒糖、黄桃啤酒等新产品,造型包装青春有趣,充满活力。

“打造区域品牌,首先要保证黄桃本身的独特口感。”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的黄桃产业面临着“地老、树老、人老”的难题。从2018年开始,相关方面启动桃树更新、品种布局优化等工作,破解了“走下坡路”的迷局。“一般来说,新桃树要栽种4—5年时间才能量产。到了明年,作为奉贤黄桃主产区,青村镇产量将会明显提高。”

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奉贤黄桃在地产瓜果品种里表现不俗。今年,在市农业农村委举办的上海地产黄桃品鉴评优活动上,来自青村镇的黄桃“选手”包揽了金银奖。“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拓展销售路径,除了盒马鲜生、来伊份等现有渠道,明年还将在品牌连锁便利店上架,让更多城市消费者品尝到地道黄桃味。”

基于优质的产品,上海思尔腾科技集团与青村镇吴房村开启合作,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文创的探索,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在吴房村的田心农创市集店,已经囊括吃、喝、百货、IP文创、儿童、服饰、田心手作、田心精选等八大品类。2021年11月10日,吴房村(黄桃)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这样的发展模式,四团镇渔墩村也跃跃欲试。在现场的展位上,当地特色无花果不仅被打包成精致的礼盒,还有更多新潮加工产品一同出现,比如无花果雪媚娘、无花果冰淇淋、无花果干等。“在村集体的带动下,小部分农户今年开始试点无花果副产品,之后会针对产品特性,继续加大开发力度。”现场负责人介绍。

在粮食生产上,上海近年来注重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从“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变。多家合作社负责人带来了自家生产的明星大米,有沪上主要种植品种“松早香1号”,也有奉贤区研究选育出的“美谷1号”“美谷2号”。同时,现场还举行了“穗优行动”优粮产业联盟签约仪式,强化“粮食安全”“五优联动”等理念,助推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态为经济“加分”

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农业的产量不占优势,真正的亮点在于,通过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牌落地,让更多高质量产品满足大都市居民的更高期待。

在现场,记者感受最深的,是生态有机种植的推广度正逐步提高。在水稻种植领域,涉农区合作社不少都开辟出生态有机种植核心区,不打农药化肥,采用稻鱼、稻鸭、稻鳖共作等方式,满足上海市民对健康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自主摸索出一套生态种养模式,将养兔、养羊、养蚯蚓、种草、种水稻融为一体。这里有目前上海地区唯一的标准化养兔场,兔粪混合粉碎二次发酵后可养殖蚯蚓,再用蚯蚓粪作为有机肥料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利用水稻茬口间隙,种植兔子、羊爱吃的苜蓿草和黑麦草。这样的生产模式,收益比单一养兔要高出许多。

上海谷满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过渡期,今年顺利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有机认证不仅仅对产品本身高要求,还包括对周边空气、水等环境的监测。这几年来,上海乡村环境越来越好了,农村垃圾、污水少了,为有机产品生产创造了条件。”合作社负责人曹引娣说。

良好的生态正在为乡村经济“加分”。它不仅仅是发展的目标,同样也是释放乡村活力的动能。此次活动的主办地也是真实的写照。浦秀村地处奉贤农艺公园和庄行镇郊野公园核心区,曾经在村民眼里又“破”又“锈”,如今却是田成块、林成网、水成系、路成环、宅成景。

近年来,村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新试点“三园一总部”,通过实施宅基地旧房更新再建设,打造生态商务庭院办公群落。凭借实用又新颖的功能设计,以及有力的招商,吸引一批企业入驻,除了租金,每年还反哺村集体65万元。

如今,农民丰收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农作物生产。对于上海来说,乡村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逐渐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地。乡村,就像是一块留白的画布,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等待绘就更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