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铁路货运结构在变:味精、牛奶等食品“外出”多了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消息,4月24日上午,伴随着嘹亮的鸣笛声,50车满载3000吨宁夏本地企业生产的聚氯乙烯的集装箱班列,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银川货运中心惠农营业部陆港国际有限公司专用线缓缓驶出,标志着“惠农—天津港—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发运。

该趟班列所搭载的货物将通过铁路运输到天津港后经海运到达大湾区,全程采用“一箱到底、一单到底”,可有效减少单证流转,避免货物倒箱换装,具有降本增效的优势。聚氯乙烯是生产建筑、包装材料和日用塑料品的主要原材料,我国南方市场需求量较大。该趟班列的成功首发,对宁夏本地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兰州局银川货运中心获悉,我区大宗货物运输地位稳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运输方式多元化以及生产力区域布局的改善,新货源不断开拓,并跟随特色班列“走四方”。从今年1月1日至4月23日,该中心累计发送货物1083.6万吨,201610车,其中集装箱发运296万吨,铁海联运班列25列。

随着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加大,铁路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正发生相应的调整。

银川货运中心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宋晓文分析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加快调整导致一些资源性产品通过铁路长途运输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从铁路运输货品结构看,煤炭、钢铁、矿建材料等运输量下降;宁夏煤炭运输则出现“反转”,从外送站成为抵达站;而味精、氨基酸、牛奶、枸杞等食品类外送量增加,“去年一季度发送味精5.72万吨,今年同期增长了4万多吨,高附加值的货物外送量呈现增长态势。”这是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客观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构建绿色运输发展体系,银川货运中心加快推动“公转铁”的绿色低碳经济货运网络体系,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促进运输结构深度调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022年以来,银川货运中心积极探索“固废外运”绿色快速运输通道,与国家能源宁夏电力打通专业化固废外运产业链,对接甘肃下游废料加工运用企业,打造北废南运入陇入川班列,实现粉煤灰资源化外运。今年,该中心首次以铁海联运“一单制”模式运送微硅粉到迪拜。

“我们正在以建龙、晟晏、宁钢等钢厂的水渣、管内各电厂的粉煤灰为重点,开发新的运输产品,进一步满足固废外运需求。积极对接金筑矿粉、宁东工业园区化工厂等厂区,开发适宜的运输方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中心营销策划部负责人刘明杨说。

按照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区将持续推进中长距离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全区铁路货运量增长15%。推进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铁路集装箱货运量年平均增长15%。充分挖掘城市铁路站场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

宁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的运输发展体系正在快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