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 银川经开区在“千亿园区”赛道蹄疾步稳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网站消息,冬日,行走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这片热土上,时刻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奋进的力量。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竣工落地企业生产开足马力……目之所及,处处生机盎然、拼劲十足。

迎着发展的激荡风雷,踏着时代的铿锵鼓点,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四大改造”,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围绕建设“千亿园区”的目标任务,强定力显担当,勇开拓善作为,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爬坡过坎,在推动园区绿色发展、产业优化、提质增效上,奋力拼搏勾勒出了坚定前行的清晰轨迹,工业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

2021年银川经开区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33%。复杂形势稳定大盘、独特优势充分彰显、安全态势稳如磐石、经济走向持续向好、发展大势浩荡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银川经开区紧抓“十四五”新机遇,扬帆远航、一路高歌。

推行揭榜挂帅  发展增动能项目“挑大梁”

12月3日上午10点30分,在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内,随着一声令下,鑫晶盛年产3500吨工业蓝宝石产品成功下线,一座全球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拔地而起。

今天的银川经开区,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建设场景,一批重点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自3月5日、3月18日、5月21日、7月23日银川经开区一批批重大项目以主战场与全区、全市重点项目同步开工以来,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厂房及相关配套项目、隆基3GW高效单晶电池厂房建设项目、盾源聚芯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扩建项目、晶环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智慧化项目、威力传动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北京同仁堂宁夏基地等项目建设正酣。

一声声催人奋进的战斗号角、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重点项目、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速度与激情”的背后,呈现出银川经开区发展的清晰思路:一切为了项目建设、一切服务项目建设。一个个转型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展示了经开区人奋勇争先的精神,更为银川经开区迈步转型发展汇聚了新希望。

“为了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有序推进,我们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协调、靠前指挥,着力在项目总量、质量、落地、见效四个维度上下功夫,深入开展‘五比’活动,以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投产达效率来检验抓项目的实效。”银川经开区建设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银川经开区将全面启动“项目攻坚三年行动”,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

稳升级促转型  产业链布局下好“先手棋”

如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园区?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预计全年,银川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税收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能源消费量合计37.7亿度,同比增长22%;综合能源消费量1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7%;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亿元,同比增长12%。

只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的活水才会连绵不断。如今,依托隆基、中环、鑫晶盛等龙头企业向光伏产业链下游延伸,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73亿元,同比增长60%;依托小牛自动化、威力减速器、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7%;依托蒙牛乳业、沃福百瑞、同仁堂重点发展枸杞深加工、乳制品及保健食品产业,大健康产业实现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

以产业“强筋”,用产业“壮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也要打出服务“组合拳”,精准护航企业发展,当好服务的“店小二”,才能让园区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针对企业的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同时,也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积极对标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银川市“三新”产业,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焦“专精特新”,推动产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品质由低端向高端转变、链条由中端向终端转变、产业由分散向集群转变,唱出了产业发展最强音。

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发力打好招商“组合拳”

2月1日,总投资160亿元的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及配套项目正式签约;5月21日,总投资12.4亿元的中晶、欧晶项目签约;6月18日,总投资5亿元的盾源聚芯大直径半导体级硅部件扩建项目和一期计划投资6亿元的年产10GWh低温固态电池项目正式入驻银川经开区;6月25日,在银川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现场会上,总投资103.3亿元的13个优质项目再次落户;7月1日,中沙产能合作再结硕果,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0亿美元;10月11日,在银川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银川经开区共签约14个项目,总投资122.2亿元,涉及光伏智能化生产、蓝宝石深加工、枸杞深加工等产业……

打造良好投资环境,才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银川经开区宣传政研室负责人表示:“园区从项目引进、设备投资、厂房租赁、研发创新、经营贡献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对引进项目全面实行‘服务员’‘领导包抓’等服务制度,实行主动上门、提前介入、专人服务,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内容,形成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投资者有信心、受尊重、有贡献的良性循环”。

“亲商、重商、敬商、富商”在银川经开区,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从一家企业落地的那一刻起,经开区就成立招商引资服务专班,主动全方位服务企业,落实证照办理、项目备案、人员招聘等开办要素保障,实行一站式、全程式陪同服务,全面提升招商引资项目业主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银川经开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银川经开区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28个,协议总投资339亿元;已落地项目21个,总投资200亿元;意向性在谈项目22个,总投资36.5亿元。

优化创新环境  蹚出“提速增效”新路径

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创新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制胜法宝”,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银川经开区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今年,银川经开区坚持长期规划、长期攻关、长期投入,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今年,园区加快建设高效单晶硅片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伏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中试研发中心、轴承研发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占自治区的29%、占银川市的59%。国家及自治区级研发创新平台累计达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3.3%,同比增长31.6%。建成应急在线指挥系统、能耗及时监测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直以来,园区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围绕产业链建设一批科研平台,目前已建成舍弗勒(宁夏)轴承研发中心、新材料科技创新众筹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为强化人才支撑,我们充分发挥人才专项基金,科技专项基金,新型专家智库作用,加快形成急需、拨尖、实用人才队伍,建立了一批重点公关团队,并取得一批攻坚成果,下一步,园区将抓紧梳理人才政策,健全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政策体系。”银川经开区组织人事劳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谋划未来,硬举措书写“十四五”新画卷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站稳脚跟,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沉稳和耐心。

“十四五”时期是银川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12458”思路,将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举措。1个目标,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工业经济发展样板区和“一带一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2大战略定位;打造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光伏材料、中国具有特色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西部地区特色品牌的大健康、自治区数字经济试点4个产业基地;推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推动产业集群跃升、提高开放合作水平、谋划绿色经济发展、强化安全应急保障5项任务;实施科技兴区、产业强区、合作拓区、生态优区、质量固区、数字融区、人才活区、项目建区8大工程。

银川经开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坚持与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及“三新”产业相衔接,按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发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及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建成具有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千亿级升级版经开区”。

“到2025年,我们力争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本级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1亿元,本级税收收入28亿元,新增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银川经开区经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银川经开区将坚持创新引领、稳中求进,在全体经开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交出一份“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