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省政府网站消息,行走在新余市渝水区公路水坊线上,一行行正茁壮成长的油茶树苗令人赏心悦目,万亩油茶是该区以深化林改促油茶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渝水区加强油茶实用技术的实验总结与示范推广,积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扩面提质林业主导产业。
在建立油茶基地和产业联盟示范村基础上,渝水区深耕油茶技术,探索完善整地、施肥等方法,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油茶栽培管理路径。2024年,渝水区规划建设了一条总长34.4千米的油茶可持续经营产业发展示范带,以此带动沿线2.2万亩油茶标准化提升改造和科学管理。
高站位布局。以水坊线为主轴,以296县道、135乡道及新和、琴山村道为延伸,形成“一干四支”油茶示范带,进一步辐射周边2.2万亩油茶。
高起点规划。对涉及的951亩新造林、525亩失管林和4685亩粗管林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对新造林采取补植、定干、培兜等措施,对失管荒芜林采取重新整地造林的撩壕、施基肥等措施,对存在一定程度粗放管理的油茶林采取疏挖、修剪等措施,示范带油茶林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高标准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落实专业化管理,对被列入示范带的油茶林由财政出资奖补实施技术改造。目前,渝水区已完成新造林水肥一体360亩,低产低效林修剪补植1000亩。
高质量推广。渝水区利用示范带建设成果,开展现场培训,带动全区油茶高质量发展;建设油茶科普长廊,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让油茶及其种植技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