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探索优化服务机制推动箱包皮具产业转型升级

据江西省商务厅消息,新干县聚焦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箱包皮具产业基地,紧扣“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定位,突出“四个一”即一条全产业链、一个服务平台、一事通办机制、一件集体商标发展方向,积极推动箱包皮具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获评“中国箱包皮具产业基地”“全国箱包皮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县”“江西省首个特色产业(箱包)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等荣誉。目前,全县有箱包实体生产企业494家,年产箱包5500万只以上,“箱”类产品配件95%能够实现自我配套。2023年,箱包产业实现营收66.51亿元、同比增长34%。出口8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8.5%。2024年,预计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一、探索建立全产业链赋能机制,提升产业发展活力。一是健全产业链链长运行机制。成立箱包皮具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链长+园区”“链长+企业”“链长+项目”等工作模式,统筹抓好产业布局、政策研究、企业培育、补链强链等产业事项,推进产业集群链式发展。二是健全链主企业引育机制。探索实施“基金投资+金融产品+校企合作+招引补链企业”等多种方式,支持梯度培养链主企业。设立新干宏创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可转债”方式向出口龙头企业宏图集团投资3000万元,创新发放“箱包贷”1亿余元。开展“箱包皮具产业十强”年度评选活动,宏图伟业、华兴箱包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三是健全产业链融通发展机制。出台《新干县箱包皮具企业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差异化管理,鼓励中小企业融入龙头和链主企业协作配套链条,95%的配件自给及100%的工艺在县内实现自主配套。推进工业与旅游深度耦合,建设箱包皮具工业旅游示范区。

二、探索建立全周期要素保障机制,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一是建立闲置土地盘活机制。探索通过土地出租、收储、互换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成功盘活土地27宗,面积1852.23亩,建立起4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3.7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实现企业“入驻即投产”。二是创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网五中心”箱包皮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功招引江西服装设计学院入驻集采设计中心,广州检验检测集团在平台挂牌成立江西检测中心分公司,金融中心由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11家支行以及4家财险公司轮流坐岗,探索“白名单”制度,量身定制“财园信贷通”融资方案,累计发放贷款57156万元。三是开展企业数字赋能行动。在“一网五中心”设立由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和联通公司共同参与运营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分类推进箱包皮具企业数字化改造。目前,箱包皮具产业大脑揭牌挂帅已在省工信厅成功申报,华兴箱包等2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

三、探索建立全过程服务机制,提优产业发展保障。一是提升政务效率。大力实施“箱包皮具产业链一件事一次办”,开通“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对各审批环节进行“承诺+容缺”、并联审批等,80余项高频事项办理环节平均缩减50%,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提速70%,审批材料精简61%。二是拓展服务范围。打造企业全周期政务“五好”服务链条,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收集反馈企业意见建议,帮助破解企业发展难题247起,协调贷款44.7亿元,招工3512人。三是推行首席帮跑。规范为企代办行为,由各帮扶单位首席代表作为专业帮代办员,集成12项箱包皮具惠企扶持政策兑现事项,全程帮跑帮办,累计帮兑技改、研发等政策扶持资金2200多万元。

四、探索建立全品牌创建机制,释放产业发展效应。一是积极申办集体商标。加强箱包皮具产业联盟建设,大力开展区域品牌创建攻坚行动,202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新干箱包”集体商标,成为吉安市首个以地名命名的县级工业集体商标。二是强化品牌商品培养。推行“‘新干箱包’集体商标+企业商标”的“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制定《“新干箱包”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培育中国箱包优秀品牌1个,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14个,“赣出精品”名牌产品1家。三是拓展品牌推广范围。积极与厦门航空公司、省人大、省政协、省体育局和省军民融合办对接,争取“新干箱包”进入行业采购目录清单。定期举办箱包皮具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广交会、绿博会、国际电商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持续扩大“新干箱包”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