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质效

据江西省政府网站消息,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5.37亿元,同比增长22.74%;工业税收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35.1%……这是黎川县今年一季度工业战线交出的亮丽成绩单。成绩单的背后,是黎川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持续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该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巩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链式发展促集聚。黎川县聚焦陶瓷首位产业和家具主导产业“1+1”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全省“1269”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全链条聚合、集群化扩张的格局。大力实施铸链强链攻坚行动,围绕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制定靶向式招商政策,引进了一批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延链补链项目。深入实施“归雁兴黎”计划,大力推进“人才聚能产业链”引才行动,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服务体系,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2023年,黎川家具产业园获评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智能康养家具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该县正加快家具研发、设计、营销等产业链高端要素聚集,打造家具产业区域品牌。

科技赋能助转型。近年来,黎川县持续优化科创生态,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比例,落实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技术中心。该县还创新开展“国资+龙头企业”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模式试点,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较上年增长18.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为进一步推动陶瓷产业发展,该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引导企业大力研发新型陶瓷材料,提升陶瓷产品科技含量。2023年,该县陶瓷产业新增自动化生产线11条,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8家。目前,全县陶瓷智能化生产线达84条,平均每条智能化生产线可节约用工70%,降低用电、用水等综合能耗约20%。

提升服务优环境。省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全面实施、“企心办”联办机制全面推行、“事业留编、企业用人”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地区典型做法……黎川县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落户,为优化工业结构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行动,全面梳理惠企政策,分产业实行清单式、条目式管理,确保涉企扶持政策高效兑现;常态化推行县级领导挂点指导、政企茶话会、助企特派员等制度,“一企一策”破解企业融资、销售、用工等难题,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主战场作用,持续推动园区平台扩容升级,扎实推进园区调区扩区;深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流程帮办代办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实现“园区事园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