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安家”萨迦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援藏顶层设计不断丰富完善,对口援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奋力拼搏,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多年来,上海市持续为日喀则市及其下辖萨迦等5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2023年,萨迦县藏红花基地落成,这是在上海援藏干部与上海医药旗下的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持续努力下,落成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藏红花大型生产种植基地,开启了藏红花回归故里“安家”旅程。

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后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由西藏传入内地。因此,许多人误认为是西藏所产,故取名“藏红花”。在1000多年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中明确记载了在进贡中原中央政府的土特产品中有“藏红花”。特殊的文化渊源使藏红花成为西藏的特色药材之一,也成为西藏文化和中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上海市委对口援藏的部署要求,上海援藏干部与上药药材联络组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在萨迦县设立藏红花高原引种试验基地,打造“汇爱萨迦·藏红花种植项目”,通过技术、产业、品牌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支援西藏发展、加深沪藏交流。

为让藏红花成功“安家”,上药药材科研团队近年来先后6次赴藏开展实地考察,不仅“带土移植”传授上海经验,更全面了解温室建设情况、温度控制系统、水肥灌溉系统和季节气候、种植时节等情况。并围绕藏红花种植技术、植物特点、生长周期、技术改造、大棚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开花后花丝采摘和加工、下一代子球茎培育等各环节全流程跟踪指导,成功探索出符合西藏当地情况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方案,确立了藏红花在高原引种的先进模板。

同时,为了让藏红花安然度过“安家”后的第一个严冬,上药药材科研团队全流程跟踪指导。“多布拉,那边有一株叶片枯黄了,有腐坏的征兆,拿小铲子把地下的球茎挖出来检视。”通过视频连线,技术员王思哲提醒留守在萨迦大棚的工人多布拉,通过检视,他要分析出腐坏的原因与管理调整的办法。

为了确保萨迦基地大棚的温度控制,王思哲每天都要在手机上监测大棚温湿度数据三四次。日复一日,远在上海却对日喀则大概什么时候日出,他已熟稔于心。

如今,藏红花回归西藏种植。在不久的未来,一朵朵“红花”将带领更多当地百姓在增收致富的同时,撬动更多健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