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联动海外资源构建发展新格局

据天津市政府网站消息,随着低空经济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日前,第二十八期天开创新沙龙暨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成功举办,为天津链接国际资源、打造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按下了“加速键”。

助力天津打造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本次活动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委与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相关委办局、欧盟多国专家学者及产学研金服用领域代表共约160人参会,共探产业升级路径。

欧洲技术转移联合会总裁亨利奇·龚特曼是首次到访天津,他盛赞天津的城市魅力,并看好天津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优势,期待在技术研发、标准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毅表示,活动旨在搭建中国与欧盟的民间合作渠道。“低空经济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无人机应用目前已覆盖快递物流、农村植保等领域,相关产业还可拓展至无人艇、无人汽车等无人设备领域。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将发挥优势,把欧洲优质资源引入天津,同时推动中国及天津的无人机产业优势输出至德国及其他欧盟国家,为天津发展提供切实支持。”张毅说。

“引进来”“走出去”,促低空经济升级。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进飞指出,沙龙与促进会联动举办,既能引入欧洲在通用航空、空域管理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又能推动本土企业、高校与国际资源对接,助力构建“中欧双核驱动”的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下一步,市科协将持续深化与国际机构、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的合作,为天津建设低空经济创新高地与产教城融合示范城市提供更强支撑。

10家海外科技社团在津设立代表处

几乎和天开园同时诞生的天开创新沙龙,自2023年创办以来已举办28期,始终聚焦“高端人才、前沿科技、产业需求”,以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核心,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搭建交流平台,汇聚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等要素,助力产业链协同与成果转化。本期活动联动促进会,除体现产业聚焦更深、成果转化更强外,还凸显了国际化视野更宽的新特点。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据介绍,第二十八期天开创新沙龙暨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也是“创业天津”2025年度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天津)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个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集聚区自去年12月在天津设立后,构建了“科协牵头、部门协同、属地落实”的高效工作机制,并配套多项便利化政策。

在本次“创业天津”2025年度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天津)交流活动中,智网互联实验室、国际人文合作发展中心、蜂巢聚创基金会、国际华人工商协会、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5家新获批的海外华人科技社团,获发天津代表处登记证书。截至目前,天津已累计设立10家海外华人科技社团代表处、成功举办9场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促成30余项实质性合作,有效推动科研成果、产业项目及高层次人才在津落地转化。

此外,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天津)还与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端人才引育、优质项目对接、集聚区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化协同,共同探索跨区域人才与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区域合作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