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政府网站消息,一是“三大领域”强质效。政务服务高效便捷,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强化“蓟优办、蓟时办、蓟帮办”机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实现政务服务高效、便捷、低成本。企业服务主动精准,持续深化“五地一园”营商环境恳谈会、“双万双服促发展”等活动。公共服务暖心贴心,着力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体系,落实监督监控、日常检查以及带班巡查制度,强作风、优服务、提效率。
二是“四类服务”强优化。优化政务服务体验,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发挥28支“蓟小帮”队伍作用,做好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优化政务产业融合,深化政务服务与农文旅、新能源等特色产业融合,强化“审批服务专员”“一图一册一档”机制,开展定制式、前伸式、保障式服务。优化政务集成服务,高标准推进“一件事”改革,推进“证照联办”,扩大“营业执照+许可证”办理范围,实现“准入即准营”;持续推动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科创服务等服务进驻,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优化跨域通办服务,发挥“京津冀跨省通办”窗口作用,异地事项实现虚拟窗口远程帮办,持续推进京津冀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资质互认工作。
三是“四大行动”强保障。惠企政策直达行动,创建“在线政策超市”二维码,推出蓟企政策“云上小课堂”,在政务服务大厅开通政策咨询专线。护航企业家成长行动,建立一支“1+X+28”企业帮包服务队伍,提供工商、税务、社保、人社等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服务;开展“四送五问”活动,送法律、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问政策落实、问困难诉求、问服务质效、问规范执法、问企业梦想;拓展企业家“惠客厅”服务场景应用,让解决问题从定时定点成为随时随地。实施无体感监管行动,探索设立全区“企业宁静日”,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实施法治环境建设行动,推进企业家“惠客厅”与法官工作室深度融合,深化营商环境问题多方联动核查处理机制,强化“一核多元”营商环境监督体系、“蓟企之家”“12345便民热线”等平台作用,全面监测解决市场主体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