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政府网站消息,新年伊始,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从红海岸边传到渤海之滨: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内的巨石埃及公司年产12万吨玻璃纤维新生产线点火,使埃及成为世界第四大玻纤生产国。
2022年12月13日,面向中东、北非和欧洲市场的美的厨热埃及工厂厂房主体项目建成交付。
2022年11月21日,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合作区签约,在合作区建设年产量达200万套热水器零部件生产线,以及50万套热水器整机生产线项目。
……
7年前,中埃两国元首共同为这个位于红海岸边的工业新城揭牌。如今7年过去,由天津人潜心打造的合作区,不断向两国人民交出靓丽的成绩单。这个备受瞩目的“一带一路”海外平台,正从“产业集群”向“产商协同”持续升级。“津门明珠”在红海岸边冉冉升起。
产能合作
打造中埃经贸的国家级平台
追寻“梦开始的地方”,那是2008年,泰达控股肩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海外平台的重要使命,启动了泰达合作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本着环境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先行的原则,合作区起步区1.34平方公里迅速形成海外营商环境的一方沃土。
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感召下,中埃两国经贸合作迅速升温,合作区招商引资不断突破,巨石公司、西电公司、牧羊公司、IDM公司等龙头企业纷纷入驻,逐步形成了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横向成群,侧向成链”的产业链条不断丰满。
2016年,中埃两国元首一起为泰达合作区扩展区项目揭牌,见证了“共同发展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被写入“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泰达控股随即启动了合作区扩展区6平方公里项目的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泰达控股以“一带一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路径,推动两国成立了针对合作区的三级磋商机制,构建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积极推动人民币在投融资及贸易方面的跨境结算使用,入区企业则为埃及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
截至2022年底,泰达合作区共吸引136家企业入驻,实际投资额超15.11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超33.96亿美元,缴纳税费超2.06亿美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余人,产业带动就业约5万人。巨石、西电、大运、美的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埃及、阿联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泰达合作区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际经贸合作平台。
高质量发展
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商务部指定泰达合作区成为中国首批境外园区升级项目。在此背景下,泰达控股“加码”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园区商业功能,推动与国内园区“双区联动”,融入并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1年以来,泰达合作区着力打造国际二手车暨零配件集散中心、埃及跨境商品集散分拨中心,推动中国二手汽车及新能源车和其他名优产品走向埃及乃至中东北非。截至目前,合作区累计出口汽车近600辆,完成销售500余辆。
与此同时,泰达持续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开展境内外园区联动,以合作区海外仓为切入口,利用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等优惠政策,从商贸平台、保税维修、加工贸易、港口合作、金融创新以及联动招商六大板块着手,推动境内外联动发展。泰达合作区一跃成为埃及全境内政策和服务最优的中埃贸易服务平台。
新的一年如期而至。泰达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埃及项目为核心,着力打造境外园区生态圈,为此,2023年将至少在7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体系,持续拓展商贸物流业务,构建境外分拨集散中心,加强新能源产业导入,完善配套金融服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试点等,“将合作区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工业新城。”
随着合作区的快速发展,泰达控股多年提炼总结的“泰达海外模式”,也已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多家海外园区项目。记者获悉,泰达控股已积极布局沙特市场,研究海外园区轻资产运营模式,力争为我市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