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主要经济指标 奉贤区打造南上海市重要增长极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十四五”期间,奉贤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6.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计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885亿元,提前三年完成目标;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484.9亿元,三产占比从36.1%提升至45.2%。

昨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以“打造南上海重要增长极”为主题,奉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奉贤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十四五”期间,奉贤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从“大”到“强”、从“聚”到“融”。奉贤区委书记刘平介绍,“我们构建了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是产值规模的提升,更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以“东方美谷”为代表的美丽大健康产业,已汇聚上海三分之一以上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品牌价值突破338亿元,使奉贤成为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在绿色新能源赛道,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前50强中超20%落子奉贤,覆盖车身、底盘、动力电池等关键环节。全市首座电网侧混合型储能电站投运,光伏装机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刘平表示,“十四五”期间,四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8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十四五”期间,奉贤推出“南上海科创16条”等支持政策,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6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8家。今年,全国第七、全市唯一的“海归小镇”揭牌运营,以高端人才和项目为助推器,推动美丽大健康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刘平表示,面向“十五五”,奉贤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打造南上海“智造高地”。一方面推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能级迈进,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另一方面构建“一域一特色”空间格局,东部聚焦新能源汽配千亿级产业链,中部强化东方美谷总部集聚功能,西部打造全国试剂交易平台和电子化学品交易中心。

“过去五年,是奉贤新城开局起势的关键五年。”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表示,“十四五”期间,奉贤新城以“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定位,持续推动城市功能与宜居品质同步提升。

“奉贤成立了全国首个区级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平台——百村集团,推动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奉贤区委书记刘平表示,通过农村“三地三化”改革,完成8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培育形成可支配收入过千万村15个、资产过亿村36个,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持续拓宽。

面向“十五五”,奉贤将持续深化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让乡村成为南上海重要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