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前三季度“新三样”出口增势迅猛 民营企业贡献占比创新高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对上海一家以古镇朱家角老街命名的科技公司再度加码——在前期已采购西井科技12台Q-Truck(西井自研的全球首款无驾驶室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基础上,今年,哈里发港又追加6台西井最新款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QChassis。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直接带动西井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激增159%。

西井科技只是上海无数以“智”取胜、向“高”攀登的出海民企之一。

上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4%,增速超过全国均值1.4个百分点。其中,民企实现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速高达27.1%,在上海市外贸大盘里的比重已提升至39.5%,创下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增长“定盘星”。

外贸数据进一步显示,上海高端制造动能尤为充沛,“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出口保持迅猛增势。

如西井科技,已实现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辆无人驾驶车辆的全球运营,跻身世界无人驾驶领域第一梯队。如此骄人的成绩,不仅关乎洞察力——当主攻开放场景的自动驾驶公司久久走不出商业闭环时,西井科技早就聚焦港口、工厂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在万亿级全球大物流赛道里实现自我造血;还关乎硬实力——西井科技并非简单提供无人驾驶卡车,还输出智能调度算法、作业优化系统、运营维护体系等全链条技术方案。“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出海企业这种打包式服务对于掌握议价主动权非常关键。”公司董事长谭黎敏说。

又如“上海机器人四小龙”之一的新时达,其全新一代高速型SCARA机器人等,以“快如闪电、稳如磐石”的性能,已应用于富士康、伯恩光学等巨头的精密制造、柔性生产、高效搬运等场景中,年销量逾1200台。今年前三季度,新时达实现了出口同比增长近50%的佳绩,其秘籍在于敢啃“硬骨头”,以标准节拍突破0.24秒等卓越指标,拿下“严苛得令人生畏”CE、UL、ETL等国际权威安全认证,从而畅行全球;攥紧主动权,从底层算法到核心零部件实现全栈自研,确保对客户的快速响应;快研赢主动,依托模块化设计理念,新时达的机器人研发周期较行业平均快50%,抢出时间,就是帮客户抢占市场先机。

民企靠硬核实力纵横四海的背后,营商环境是最坚实的“靠山”。

据记者了解,“中国智造”在出口时,会遇到海关“归类”争议,这背后是关税税率的巨大差异,蕴含着国际贸易博弈。比如,大疆无人机是“会飞的摄像机”还是“带摄像机的飞行器”?两种定性,存在较大税差。经中国海关多年据理力争,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最终作出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

去年,上海某通信硬科技企业向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求助,讲述其自主研发的“分体式不间断电源(UPS)”在出口亚非拉等市场时,也遇到归类争议——外置蓄电池组是与主机一起、按整套UPS系统申报为一个税号,还是各零部件分别申报为多个税号?若“整套归类”,在大部分国家都是零税率。

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介绍,今年,他们派员参加了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76次会议,以充实论据陈述UPS相关议题。经投票,最终赢得“整套归类”的理想结果。由此,仅上述这家通信硬科技企业,每年就能省下上千万元的税费。

利好行业的成效立竿见影。上海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上海电子行业产值实现近20%的增长,其中华勤技术、移远通信等智能硬件代工巨头表现尤为突出。

可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如何为民企尽可能多地争取到一些确定性,政府及监管部门大有可为。如某新能源车知名品牌位于嘉定区的国际总部,需进口包含多款芯片的组合件。企业在进口申报时,根据惯例将产品归类为“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为6%。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察觉后,立即主动联系这家民企,建议根据产品特性归入“芯片”税号,关税税率直接降至零。

海关的主动提示与专业指导,为企业节约了2100万元税费,当时开拓欧洲市场遇阻的企业也因此熬过了最艰难时刻。进口环节的精细服务,换来了出口时的乘风破浪。今年以来,这家新能源车企调整策略,再度进军欧洲多国,其一款新车型5月仅在英国就售出近4000辆。

上海外贸的韧性和活力,源于不被动扛压、不侥幸避险,而是笃定于背靠后盾、主动破局。民企“定盘星”们的故事证明:高端细分赛道少有价格战,硬科技就是通行证;出海路上有主动作为的暖政,营商环境成为护航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