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推出经营范围登记改革2.0版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我们计划开设一家集成电路应用开发公司,但对如何精准匹配名称行业和经营范围心里没底。没想到在申报平台上选择名称行业后,系统立刻智能推荐了与之高度关联的主营经营范围选项,填报变得异常顺畅。”芯云集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浦东新上线的智能系统赞不绝口。

日前,聚焦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新需求,以《浦东新区深化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若干规定》为基础,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推出经营范围登记改革2.0版。“此项改革通过智能算法,推出企业名称与经营范围智能联动登记模式、存量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化批量转化、动态扩容特色经营项目三项创新举措,全面推动登记业务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再上新台阶。”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实施以来,浦东(自贸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确认制方式高效受理企业设立、变更近20万件,其中超4万户企业受益于经营范围改革新政。此次经营范围登记改革2.0版的推出,更是浦东新区深化制度型开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将显著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度和体验感,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与发展信心。

智能联动:企业取名定营“一次成”

长期以来,由于名称中的“行业”表述与“经营范围”在申报阶段缺乏系统性关联,企业网上申请退件率高、登记实践标准存在差异,影响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解决这一痛点,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浦东新区在全市率先上线“企业名称与经营范围智能联动辅助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深度打通名称行业用语数据库与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建立了精准的对应关系。当申请人选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后,系统能自动匹配并推荐核心主营业务范围,为申请人和登记审核人员提供强大的智能辅助,有效减少填报错误和退件率,显著提升登记效率和用户体验。

存量转化:助力企业“无感”焕新

“过去想把老执照上那些不太规范的经营范围表述更新成标准化的条目,需要专门研究政策或者找中介,费时费力。现在登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系统自动把我们原来的经营范围智能转化成了最新规范表述,一目了然,确认一下就能提交变更,太方便了。”浦东新区一家成立近10年的贸易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女士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市场主体需按标准化条目登记经营范围。自2022年3月上海市全面启用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以来,截至2024年底,浦东新区仍有数万家存量企业的经营范围表述尚未规范化。以往,这些企业办理变更需自行一一对照匹配或寻求窗口人员帮助,过程繁琐。

现在,依托市局优化升级的嵌入式系统功能,企业只需登录“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平台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系统即能智能识别其历史非规范表述,并一键转化为现行标准条目供参考确认,实现“零见面、零跑腿、零接触”的便捷更新。此举不仅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也使经营范围数据更加标准统一,为政府精准施策和行业统计分析奠定了更优质的数据基础。

特色扩容:动态更新赋能新赛道

为更好满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彰显特色、打响品牌,浦东新区在去年推出首批91项特色经营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新兴行业发展,紧密对接“3+6”现代产业体系及细分领域发展需求,对特色项目表述目录进行动态提质扩容。

此次提质扩容重点围绕具身智能、元宇宙、宠物经济等前沿或热点领域,以及地方文化和特色产业,计划新增超300个一级项目,涉及特色子项超3000余条。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企业自主展示了如‘三林崩瓜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特色项目,通过构建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能更快速、精准地发现符合政策扶持、资金引导条件的企业,主动对接、靠前服务。下一步,浦东新区将结合市场反馈与产业发展,持续迭代特色项目目录,打造实时更新的‘产业服务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