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焦裕禄精神讴歌新兰考 原创话剧《兰考》首演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9周年纪念日,一部旨在传承焦裕禄精神、讴歌新兰考的话剧《兰考》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剧场首演。5月14日到24日,《兰考》首轮演出十场,以今日崭新之兰考告慰为之奋斗一生的焦裕禄。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2017年,兰考成为全国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彰显焦裕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由兰考县人民政府、上海戏剧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出品,兰考兰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与河南黄河艺术团联合演出的话剧《兰考》历时近一年筹划,展现了新时代兰考人民的形象。

话剧《兰考》围绕聂马庄两个家族三代人一个甲子展开,贯穿兰考古琴制作业的前世今生,既体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因地制宜和传承保护,也为连接兰考的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找到文化之根。全剧把象征兰考的泡桐树作为核心意象,围绕不同时期泡桐木的毁坏砍伐、恢复栽种和开发利用,折射出兰考发展理念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纠葛。

“在排演《兰考》的日日夜夜中,我始终被一股自然而浓郁、赤诚又质朴的情感所包裹,在这温暖的创作氛围中,在焦裕禄精神的笼罩下,面对着崭新的兰考,面对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生命,我内心感到无比踏实。我想邀请观众和我一起,回到乡土,去触摸这生机勃勃的大地。”导演马俊丰将民俗和叙事灵活融合,重视视觉审美和多样化艺术手法的拼接,实时影像与直播让观众眼前一亮,“《兰考》一半多演员都来自河南黄河艺术团,我感受到鲜活的创造力,内心掀起无数巨浪,巨浪涌向观众席,涌向观众心中。”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与兰考、焦裕禄有不解之缘。2012年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电视剧《焦裕禄》,主演焦裕禄的就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洛勇。话剧《兰考》提到上海与兰考之间坐高铁只需四个半小时,兰考泡桐被上海民族乐器厂运用到乐器制作中。

2021年,兰考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戏剧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包括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剧院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事项。被称为“兰考班”的河南黄河艺术团学员班已学成结业。《兰考》焦裕禄扮演者祝青雷作为黄河艺术团演员,在上戏学习9个月,“上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兰考》围绕焦裕禄精神展开,我们把它作为献给兰考人民的精神史诗,向焦裕禄学习的答卷。”

话剧《兰考》集结上戏多位骨干教师和优秀校友,以舞台为平台,打造一张重量级的文化名片,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精品对城市形象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堂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艺术党课,展示兰考创业史、脱贫史、奋斗史的生动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