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省发改委消息,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万户;签约项目113个,签约金额突破978亿元;成功举办第九届家博会、第二届木博会……2022年以来,赣州市南康区坚持“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理念,全力推动“一号改革工程”走深走实,努力打造“第一等”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硬件软件协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方便群众“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南康区建成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智能办税、公共资源交易、普惠金融、家具全产业链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市民服务中心,设置窗口121个,纳入办理事项1466项。同时,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中介服务大楼,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群众“多头跑、往返跑”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站受理、集中审批、容缺办理’行动,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项目‘四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长由原来的4个月压缩到45天左右。2022年以来,已为39个项目进行了集中容缺审批。”该区发改委主任刘吉军介绍。
拓展“国际化、便利化”口岸功能,打造比肩沿海地区的开放环境。为拓展口岸平台功能,改变内陆港无法满足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发展需要的现状,南康区以赣州国际陆港与深圳盐田港的港务合作为基础,创新推行了“赣深组合港”。同时,为进一步打通“湾区+老区”双区联动快速通道,推动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于去年6月正式开通,班列全程运行平均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压缩至6小时,显著降低了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赣州国际陆港开行各类班列2771列,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18.5万标箱,增长11.7%;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量突破1800万票、贸易额达17.2亿元;全区新增外贸备案登记企业70家,总量达765家。
推行“无难事、不求人”暖心服务,打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南康区建立项目推进圆桌会议机制,推进“揭榜挂帅”和“五个一”行动,实行专班式服务,解决节点难点问题90多个;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兑现资金3亿元,落实留抵退税9.7亿元。此外,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创新“驻点式”“嵌入式”“体验式”监督,破解了一批“中梗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