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抓产业、稳就业多维发力促进农民增收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汪清县深入落实省、州11项增收措施,多渠道、多举措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万元,同比增长10%。

深耕传统产业,筑牢增收基础。汪清县通过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检修春耕农机、下发农业技术指导文件等方式,有力促进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86.43万亩,比上年度增加0.83万亩,预计产量达5.57亿斤,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养殖面积达2.46万亩,奖补经营主体13家,发放奖补资金87万元,可带动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增收支撑。今年,汪清县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就业1823人。根据村屯实际情况,设置村级公益岗4431人,让他们参与村屯环境卫生、生态护林、快递配送、养老助残等工作。此外,持续优化现有帮扶车间,提升就业吸纳能力,目前已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68人。还培育乡村工匠10人,组织253名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推动脱贫人口从“能就业”向“好就业”转变。

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路径。汪清县深入实施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两年行动,持续推广“黑木耳 +”种植模式,开展优质高产黑木耳、玉木耳、桃红木耳“三耳”组合生产,推广规模超300万袋。今年,全县新建黑木耳吊袋大棚160座,新增种植规模320万袋,黑木耳吊袋棚室总量超过300座,黑木耳总产量预计达2.37万吨,同比增长2%,带动全县1.4万余名农户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