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延边州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0.92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位列全省第二;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01.07亿元,同比激增12%,高居全省首位。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的背后,跨境电商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最大亮点,不仅推动对外贸易提质扩容,更成为全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据见证增长韧性:前三季度全州网络零售额146.6亿元,同比增长12.47%,占全省总量的16.25%;预计全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将达58.77亿元,同比增幅30.6%;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40.8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比重达21%。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延边州将地理边缘转化为开放前沿的战略智慧,依托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区位优势、独特民族特色和叠加政策红利,用一根网线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贸易新格局。
电商活力已深度融入市井烟火。延边友进玛特采用仓储式运营模式,通过抖音直播、社区团购、体育赛事联动营销等创新场景,吸引注册会员超3万人,月增会员一两千人,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激活本地消费。而在农村地区,汪清县返乡青年杨雪琴的“唠嗑式”直播更具温度,50万粉丝通过她的镜头下单黑木耳、松茸等农特产品,五年累计助农销售额超千万元,让深山好物借电商走出边疆。
制度创新与平台支撑为跨境电商插上翅膀。今年6月,珲春综保区“1210”保税出口业务累计突破1亿元,该模式通过综保区集中仓储、快速通关、退货中心仓“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物流时间、降低企业成本,特别适配中小企业小批量、多批次出口需求。作为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珲春已建成5400平方米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160余家企业入驻,开通菜鸟“首公里揽收”、京东全球售协同备货仓等特色业务,对俄出口货运量稳居全国前列。
产业融合与政策赋能让发展根基更牢。敦化市大德创客园培育的电商产业链,推动吉林敖东等企业将人参制品、保健品销往欧美东南亚,木制品企业借跨境电商叩开俄日市场,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延边州更出台税收减免、2亿元发展基金、15分钟快速通关等政策红利,通过“三级领导包保”机制解决企业难题,推动跨境电商与人参、医药、纺织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2025年7月,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的举办让延边风采惊艳全国,集中展示了跨境电商、数字乡村等创新成果。当前,延边州正加速完善通关、物流、结汇等配套体系,推进珲春综试区、敦化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实施“通道+平台+产业”协同发展战略。这座边疆古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经济,在东北亚跨境电商新高地的建设征程中,书写着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