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十月,镶嵌在世界黄金水稻带的通化县,正被丰收的斑斓色彩层层晕染,沃野流金。风过处,稻穗摩挲,送来新米成熟的醇香。
来到位于通化县西江镇的达林水稻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稻田连片如金,饱满的稻穗在秋阳下越发耀眼。数台收割机轰鸣着在金色稻浪间纵横驰骋,所过之处,稻穗尽数归仓,处处好“丰”光。
合作社负责人蔡长会站在田埂上,脸上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弯腰捧起一束稻穗,轻轻摩挲:“打眼一看,颜色好、粒饱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田野里,收割机“吞吐”着稻禾,瞬间完成收割、脱粒,留下整齐的稻茬。
“今年,我们共种植水稻800余亩,从10月21日开始收割,一天能收100多亩。现在全部采用机械化设备,八、九天就能完成收割,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人力成本。”蔡长会介绍。
农机轰鸣,稻谷如瀑。随着收割机行至田边,金黄的稻粒倾泻入车,饱满的稻粒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也弥漫着诱人的米香。
“今年下霜晚,水稻生长周期足,成色、品质也好。你看这谷子,颗粒饱满,做出来的米饭清香可口,预计亩产可达到1100斤。”蔡长会捧起一把稻粒轻轻揉搓,言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通化县生态环境优良,土壤肥沃、水资源富集,四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可靠保障,所孕育出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逐步实现了由“好米”变“名米”,“名米”卖“优价”的跨越。
“我们选用吉宏6号和平粳8号进行育苗,从产量和大米的口感上保证质量。同时,我们与通化县江达米业达成合作,水稻收割完全部由江达米业收购,销路不愁。”蔡长会说。
通化县西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镇源表示:“西江镇地处通化县南部,气候条件优越,夏季温暖湿润,全年无霜期约140至150天;土壤肥沃多为冲积型淤淀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适合稻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西江贡米以其白若珍珠、口感芳香柔润的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通化县高度重视稻米产业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对标高端品牌,从优良品种推广、知名企业培养、营销渠道拓展、区域品牌培育等环节入手,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米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