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多元产业展“丰”华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金秋辉南,大地铺彩。

田畴里,谷物压弯了腰;枝头上,瓜果飘着甜香。一幅农业丰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咱心里倍儿有底!”

走进辉南县朝阳镇兴德村,连片稻田泛着金浪。农户们弯腰割稻、装车运粮,丰收的喜悦满溢田间。

作为“辉南大米”核心产区,兴德村二分田园合作社探索“稻渔共生”模式,水稻与蟹、鱼“同住”,蟹鱼排泄物化作天然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如今,辉南县有35.5万亩水田,年产优质水稻20万吨。“长白山下 辉南珍米”凭颗粒饱满、口感香醇的优势,不仅端上本地百姓餐桌,更远销全国,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在辉发城镇富强村,又是另一番丰收景。目之所及,墨绿色的大榛子树连片成林。树下,村民们忙着捡拾榛子,欢声笑语不断,喜悦写在每个人脸上。

这片榛子林的“当家人”,是村民付云峰。他创办的“云峰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全县最大的榛子合作社。

“我们从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还靠短视频、直播带货,年产值能达300万元。”付云峰语气里满是骄傲。

近年来,辉南县加大农特产品扶持力度,政策与技术双管齐下,推动产量、效益与群众收入逐年提升。

杉松岗镇5000亩鲜食玉米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不仅村集体增收42万元,还带动130人就业,实现“村集体有收益、农户有钱赚、企业有效益”。

水产养殖也养出了新花样,从“单一养殖”向“三产融合”迈进。辉发城镇太平沟水库,养殖户投放8000只三角帆蚌苗,科学控温培育“吉林东珠”;样子哨镇的“跑道式”鱼池里,柳根鱼、三文鱼在冷泉激流中生长,全年比传统养殖增收120万元……

截至目前,辉南县水产养殖面积达3.78万亩,水产总量预计3487吨。

深耕农业发展路,辉南县不断创新模式、拓宽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丰收的喜悦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