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当前,通化市正以强劲势头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滚动实施工业“双50”企业加快发展行动,大力支持东宝、中溢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促进修正等企业回归布局。开展“拼项目、护安全”行动,全市新增入统项目88个,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12个。加力落实“两新”政策,拉动交易额达5亿元。持续扶持“双50”商贸企业,新增商贸入统企业17户。
着眼长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参茸产品检验检测服务站落户高新区,中检集团参茸检验鉴定实验室试运行,全省首个涵盖人参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运行,全市人参规上企业增至28户,“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使用。推动康元、茂祥等企业12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金马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实现产值超9.65亿元。15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华润希望田园小镇竣工,柳河参乡水街“开街”迎客,通化老城·龙兴里入围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23户重点科技型企业,安睿特生物医药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长隆制药入选首批“吉林省瞪羚企业”。52个项目纳入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库,建新科技入选2025年吉林省数字化车间。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推进,制定《通化英才计划实施方案》,选派一批科创专员服务重点企业。
成立粮食生产工作专班,落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5.42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16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16个,跃居全省第1位。纵深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工作,和美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走遍通化、看遍山城”专项行动,排查治理各类问题6000余件。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边境村发展等重点方向,精心谋划重大工程项目1527个、总投资3719.5亿元,61个项目列入省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