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动力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以来,汪清县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从简化审批流程、强化信用建设、精准帮扶企业等方面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简政松绑,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依托“吉林省e窗通”系统,梳理市场主体登记及食品、药品等市场监管领域高频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推行“证照联办”集成服务模式,将营业执照办理与相关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整合,构建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目前,食品生产经营、药品经营、法定计量授权等许可项目的设立、变更、注销等行政许可业务已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今年,全县新增各类经营主体902户,登记在营经营主体总数达15238户,同比增长14.2%。

坚守底线,筑牢营商信用堤坝。全面推行信用修复“线上办”“掌上办”,开发信用修复微信小程序,设置操作指南、材料上传、进度查询等功能模块,引导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完成信用修复申请、材料提交及结果反馈全流程。今年,已帮助84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经营资格。建立“无事不扰”清单管理制度,依据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和风险等级,将信用水平良好、风险等级为A的561户经营主体纳入监管白名单,对其优先实施远程监管、非现场检查,检查频次同比减少40%,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帮扶入户,铺就企业发展通途。针对食品小作坊升级需求,组建由市场监管、园区管理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帮扶小组,对有意愿从食品小作坊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的个体户,从选址合规性、工艺流程优化、厂房布局规划、设备选型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帮扶。在行政审批前,主动为食品生产相关小微企业提供厂区规划、卫生标准、质量体系建设等免费咨询及指导服务,通过提前介入避免企业因不熟悉相关流程而多次往返。今年以来,已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指导服务20余次,助力3家食品小作坊成功升级为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