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多年来,延边州上下积极发展人参产业,稳住一产“基本盘”、形成二产“新支点”、打造三产“新引擎”,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仅2023年,全州人参种植业产值10.5亿元,加工业产值68.1亿元,三产产值37亿元,总产值达到115.6亿元,同比增长13%,为延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规范人参种植  保护种质资源

优质的种源才能种出“地道”的好人参。延边州在人参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人参种植和种源保护齐头并进,稳住一产“基本盘”。截至2023年底,全州林下参扩建2175亩,现有林下参留存面积达7629公顷,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4.7万亩,收获鲜参2227万斤。

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取得长足进步。建设人参新品种“延参1号”种植基地450亩、良种繁育基地200亩。全州第二个人参新品种“延丰1号”认定成功。依托延边檀君药业种质资源库收集长白山人参品种2638份,改良种源圃土壤75亩;延边参行天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有限公司收集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6种,建设种质资源圃200亩。

高品质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全州长白山人参原材料基地从54个增至60个,非林地栽参标准化基地已达22个。汪清成森建设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00公顷;敖东健康科技、参达茂林等建设高品质人参科技示范基地5公顷。

培育市场主体 推动多元开发

活跃的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延边州人参经营主体数量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二产“新支点”。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州人参相关主体发展到2500余户,同比增长8%。其中,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4家,规上加工企业增至14户。全州人参生产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2500吨。

人参产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延吉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入驻24家企业;敦化市长白山人参产业园区入驻9家企业;珲春市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入驻4家企业;珲春市海洋经济功能食品产业园正加紧建设,已有7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人参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按照“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推进“延参1号”种植基地建设、韩正人参深加工、檀君药业人参特色产业园、大阳参业产业园、安图万亩林下参等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5个,其中已建成项目7个、在建项目10个,总投资约38亿元。

人参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国唯一“国际人参品牌中心”正式落户延吉空港经济区。全州被授权使用“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人参产品由80个增至104个,占全省总数的50%以上。新发布《保鲜人参》《食用人参粉》《食用生晒参片》《食用红参片》等4项团体标准。全州人参产品品种达300余种。国药肽谷获批特殊膳食食品“人参肽粉”生产许可,新增产值6000万元。吉林华康血栓心脉宁药品产值达2.37亿元。延边可喜安长森源牌红参浸膏单品产值再创新高,年产值达2.95亿元。

完善流通体系 延长产业链条

专业化人参交易市场填补产业空白。2023年9月3日,延边鹏程人参交易市场正式营业,敦化润绿、吉林敖东、可喜安、中华参等10余家企业已进驻市场。总投资8亿元的长白山道地药材深加工及中药材交易中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北药交易中心。

人参产品推介销售渠道有效拓宽。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东博会、农博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近10场,成功举办首届延边“人参美食大赛”和“参王”评选活动。

人参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吉林省天下参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康养+旅游为主的林下参产业园区。延边大阳参业有限公司投资0.53亿元,建设70公顷林下参基地和一座森林康养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