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于2023年11月正式并网发电成功的大庆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今已成为大庆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重要载体。去年,工厂共处理生活垃圾54.75万吨,发电1.9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
这是大庆这座石油城市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进绿色转型的生动写照。
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大庆曾面临固体废物处置的巨大压力,这也成为制约大庆绿色转型发展的“突出瓶颈”和顽疾。2022年,大庆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第一时间成立“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业、农业、生活(含建筑)、危险废物、“无废城市细胞”、“无废绿色油田”6个领域工作专班,以《大庆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整体工作行动指南,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规划紧密衔接,先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年度实施计划》《“无废城市”建设“十大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全过程强化制度保障,推动大庆市86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大步迈向“无废城市”。
大庆市推动主动招引和自主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石化公司污泥焚烧、圣泉生物质精炼一体化、千万千瓦级“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降碳类、固废“三化”类工程项目达55个,总投资180亿元,如今3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面对企业项目发展难题,实施“环评益企来”专项行动,推出“两减、三清、五提速”等十条惠企政策包,帮扶项目实现快审批、快开工、快落地;对特许经营资质申办项目,派人全程帮扶,全方位助力,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一系列组合拳,让大庆的“无废城市”建设之路越走越宽阔。
此外,大庆倾力打造“无废产业”,使得产业一线“含绿量”不断提升。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的采油一厂,通过实施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管理以及固体废物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合规贮存率100%,钻井泥浆综合利用率100%、作业施工无污染作业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无废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含绿量”,还有“含新量”“含金量”。在杜尔伯特县连片的光伏板下,牧草青青,羊群悠然觅食,这个全球首个“光伏+草原”实证实验平台,不仅年发电量达数亿千瓦时,还修复了草原生态,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的双赢;在肇州县,畜禽粪污经过处理后还田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在让胡路区,废旧农膜被回收加工,重生为新的塑料制品;在高新区,工业固体废物经过科学处理,成为建材生产的原料。2024年,大庆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8.06%,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9.1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36%。
大庆市已累计创建“无废城市细胞”771个,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这些遍布城乡的“无废城市细胞”,涵盖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各个领域,让绿色理念深植人心。“无废”正从政策术语,转变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下一步,大庆市将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城乡垃圾分类体系,进一步推广“光伏+治理”等创新模式。同时,持续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从“达标”向“优质”提升,让绿色低碳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