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起步,大空间运作!“两区”建设中关村“数字实验田”引关注

据北京市商务局消息,2020年9月,北京“两区”方案公布,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的中关村软件园,承担起了建设国际信息产业与数字贸易港,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历史使命。

截止到2021年年底,园区实现产值4295亿元,地均产值达到每平方公里1652亿元。企业知识产权总计87439项,共获45 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励,25 家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一个生机勃勃、国际视野的数字服务领域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已然形成,国际信息产业与数字贸易港开始扬帆远航。

在2.6平方公里的中关村软件园区,汇聚了包括腾讯、联想、百度、新浪等700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其中,上市企业70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6家、独角兽企业11家、收入过亿企业87家。

此外,还有900多家快速发展的小微企业和优秀的双创项目,90%以上的企业属于数字服务企业,就业人员达9万余人。

这个在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数字经济前沿技术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关键领域具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展现了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服务的高端创新形态。

中关村软件园何以交出这样令人赞叹的成绩单?

01放眼国际市场 打造数字产业高地

中关村软件园以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高地为目标,以打通数字贸易发展的瓶颈、业务准入开放、数据流通障碍,打造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和要素,对接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规则,高起点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贸易的发展。

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关村软件园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数据中心和融合通信中心。

同时,建设了云服务平台、IPv4-IPv6交换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协同开发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平台。

通过这些共性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了企业研发效率。

同时,实现了国家授时中心在园区的落地,也成为全国4个授时根节点之一。

建设了园区大数据分析应用与园区服务管理平台,通过产业、企业、载体、管理、商业、人文等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建设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不断打造信息基础设施一流的智慧园区。

02全方位人才服务  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园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把人力资源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首要动能。在人才培训方面,围绕产业需求,不断深化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构建了长周期的院校合作、专业共建与短周期的集中式、案例式人才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人力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多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周期的人力资源服务。

在“中关村软件园人力资源联盟”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中关村英睿大信息产业人力资源联盟”,汇聚了北京市2000多家数字经济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使人才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让更多企业在平台上共享信息、交换资源。

03构建产学研合作融通生态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数字经济的企业技术性强,产品和商业模式更新迭代快等特点,园区在关注大企业的同时,积极服务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大小企业互动,“大手拉小手”,实现生态融通。

与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合作,共建“大赛交流展示中心”,从而更好推动项目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对接。与百余所高校建立的人才方面紧密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筛选优秀的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项目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对接。利用科技服务优势为所筛选出的优秀项目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从注册到上市的全链条服务。同时,将具有良好技术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与企业对接,实现多维度合作。

04以平台搭建为驱动 打造开放交流体系

园区积极打造开放多元的合作交流平台体系,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以及跨界合作等平台,不定期举办“创新之源”、“大讲堂”“实训营”等系列产活动,活跃产业气氛,促进融合创新。举办区域跨境融合交流平台“科技向北”,在更大层面促进企业、产业、人员之间交流。

依托中关村海外创新中心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大型活动,加大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结合园区特点,探索在园区形成国际化开源开发者社区。用好金融手段,推动建立数字服务出口引导基金,搭建“耐心资本”供给服务平台。

园区还发起、参与多个行业发展类、国际合作类、专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支持北京数字贸易协会发展壮大。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200多家,促进园区内外的企业聚焦“关键区域”和“一带一路”,进行商业、技术、市场的合作和对接。

  05未来:数字中国的“  中关村力量”

2022年,中关村软件园继续以打造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为抓手,探索规则对接落地,建成能够促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企业发展的通信基础设施和计算存储设施,在数字贸易公共服务、新业态应用、数据流通、统计监测等方面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

另外,不断完善数字贸易港的大数据平台,继续帮助企业拓展、对接国际市场和资源,做好人才服务,全面夯实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数字贸易港建设。

促进数字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一批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技术策源地、全国数字经济改革创新示范区和全球领先的产业创新高地,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贡献“中关村力量”,不断耕好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中关村“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