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政府网站消息,驱车沿天津大道一路向东,驶过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性白色拱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的中心商务片区映入眼帘。
锚定“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定位,10年来,中心商务片区以制度创新为笔,以对外开放为墨,在天津这一北方对外开放前沿挥毫。
随着一个个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试点惊艳亮相,如今,中心商务片区已聚集超过3.5万家市场主体,其中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近300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3.5万亿元;累计探索形成110余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或我市复制推广,构建起有利于金融主体聚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环境。
走进中心商务片区,系统性改革激发制度型开放,在“自贸试验区+经开区”叠加发展模式推动下,商业保理领跑全国,平台经济成长迅速,智慧物流、数字创意、跨境电商等新经济业态生机勃勃……
——这里是全市唯一且国内少数的金融全牌照区域,汇聚3000余家金融类企业,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58家,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一条“精准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越走越宽。
4月初,大湾区首单国企基础设施保理融资债权类资产证券化项目出炉,幕后操盘手之一便是位于中心商务片区的中企云链股份有限公司。
依托自贸试验区税收优惠及监管创新等政策红利,中企云链打造“N+N+N(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供应商)”供应链金融平台,在国内首创“云信”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商业模式,融资方式从点对点向交互式多向选择转变。截至目前,该平台拥有超60万家中小供应商,核心企业在云链平台累计确权超2万亿元,银行投放应收账款融资超1.5万亿元。
抢抓数实融合机遇,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在中心商务片区最大程度无缝对接。
80余家央企设立400余家创新型金融主体,投资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物流+金融”“汽车+金融”“能源+金融”等“产业+金融”特色发展模式结出累累硕果,越来越多链上企业由此步入发展快车道。
狮桥集团便是如此,网络货运叠加金融创新,让这家企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得益于自贸试验区对保理公司接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等改革事项的复制推广,狮桥集团下属保理公司获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普惠金融业务升级。如今,狮桥集团已获得145家银行、81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超千亿元累计授信,行业卡车司机承担融资成本由2012年超20%下降至2023年约8.7%,成为金融与产业结合的典型案例。
商业保理的蓬勃发展更能说明问题。
出台创新试点政策、制定行业标准……自贸试验区为商业保理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目前,片区保理公司资产总额超1300亿元,占全国20%,央企背景保理公司20余家,占全国总数近一半,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国际保理等20余项全国首创在此实现,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重要创新策源地、模式输出地及机构聚集地。
来自中心商务片区的商业保理服务已覆盖新疆南北所有棉花主产区。受益棉农及专业合作社达300余户(家),投放保理融资款达近10亿元。
——这里是首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50强所在地,创新“双碳”及绿色金融产品模式造就了点“绿”成“金”的发展“秘籍”,形成诸多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新范式。
坐落于此的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2023年12月试运营至今年1月中旬,累计交易额突破百亿元,注册客户数达863家,日均成交额超2.18亿元,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资源交易中心。
“我们在自贸试验区‘政策’加持下,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可转让现货订单交易模式——LNG订单通,目前成功覆盖华北、华东两大区域市场。”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绿色资产对接、流动起来,让绿色金融服务实体产业绿色发展,10年来,新探索、新创新在中心商务片区从未停歇。
完成全国首单应对欧盟“碳关税”数据产品线下交易,开启“产业链联动”“碳数要素融合创新”应对欧盟“碳关税”新模式。
创新碳资产押品管理模式,在业内率先采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排放权交易所系统“双质押登记”风控模式,有效变现企业碳资产。
截至目前,中心商务片区所在地天津经开区绿色信贷规模已近千亿元,绿色发展链条加速延伸。
——这里是泰达金融中心法庭、国际商事审判庭、全国首个多元共建系统集成涉企服务综合体——天津经开区迎商中心设立之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天津自贸模式”、“跨省通办”联动服务模式,持续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国际贸易综合一窗让企业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需审批,并不断推出平台经济“一企一证”、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等服务举措。
在中心商务片区成立的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出海构建起“政府部门+银行+中介机构”联合服务机制。2016年至2024年,天津经开区共完成200笔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额接近35亿美元。
在审理金融类纠纷专业化法庭泰达金融中心法庭,通过大力推进金融案件要素式审判,金融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了22.8天。
“10年来,我们一直尝试打造助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促进对外开放交流的法治保障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法治服务高地。”天津经开区副主任曾伟鹏表示。
首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联动服务模式,共推动4批179项事项在京津冀“同事同标”,162项高频事项三地跨省通办……
实施首个平台经济集中登记试点、实现个体工商户“一网通办”、率先将互联网医院纳入“一企一证”政务服务清单……
设立京津冀首个商业保理仲裁庭,探索公证监督执行实体化流程,创新商业秘密保护服务模式……
随着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中心商务片区正加快构建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作为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区以及滨海新区积极打造的现代金融运营示范区和新经济总部基地,中心商务片区正阔步向前,进一步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让制度型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