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政府网站消息,立秋后的天津,天高海阔,碧海流云。在这个依海而生的城市,港口作为“硬核”资源串联起千行百业。
一艘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在这里落脚、从这里起航,吞吐装卸昼夜不息;海洋油气及石油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文旅等适港产业拔节生长;以“津城”“滨城”双城为载体,航运服务集聚区加速形成……
近年来,天津把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作为“十项行动”见行见效的重要内容,聚力优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服务。
翻看经济运行数据,港口“成绩单”格外亮眼——天津港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今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48亿吨,同比增长3.1%;集装箱吞吐量118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背后,是企业创新拔节有声,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是海洋文旅人气高涨。目前,我市海洋经济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
百年老港口如何“载”出新增量?通道经济如何成为港口经济?一帧帧以港口为核心、以关联产业为侧翼的港产城融合新图景正在延续天津与生俱来的“蓝色基因”和精神底色,谱写向海图强新篇。
产业引领 适港经济拔节有声
日前,来自卡塔尔的“阿姆瑞娅号”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历经24个昼夜的航行,平稳靠泊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
“这次接卸了9.2万吨液化天然气,可气化约1.4亿立方米天然气,按家庭日常用气量来算,能供980万户家庭用1个月。”该接收站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接卸超240万吨液化天然气,外输天然气达30亿立方米。当前是用电高峰期,天然气与煤电、绿电形成互补,携手缓解电网负荷,为城市送去凉爽。
驱车行驶在153公里的海岸线上,海洋装备、绿色石化、跨境电商等适港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天津大沽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造船车间,一艘长10米、宽4.2米的水陆两栖全垫升气垫船的船壳刚刚完工,即将安装动力系统。
“这是一种介于飞机、船舶和汽车之间的特殊交通工具。航行时不需要考虑航道水深,可直接跨越壕沟、暗礁、沙丘、泥潭等各类障碍。停靠时也不需要码头,乘客在岸上便可登船、下船。”该公司总经理贾春生告诉记者,这艘船是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新船,适合执行抢险救援、湿地保护等任务。
采访中,智能化贯穿于很多企业的业务场景中,生产线上的创新升级屡见不鲜。
走进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厂区,一台自重达650吨、每小时可抓取600多吨货物的“大块头”门座起重机映入眼帘。“这是负责煤渣、钢材、粮食等散货装卸的港口装备,现在在河北省黄骅港、深圳市赤湾港等港口都有应用。”据该公司技术中心港机所所长贾涛介绍,与传统的起重设备不同,眼前这台装有摄像头、激光传感器等装置的门座起重机无需司机坐在狭小的驾驶室里操作,技术员在中控室控制,便可实现设备自动化作业。
在智能化创新的赋能下,天津适港产业不断升级,一批响当当的产品和项目“出圈”——全球最大的“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升顶;国内最大的民用全垫升气垫船成功交付;海上“巨无霸”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填补了我市浮式生产设备总装业务空白……
眼下,天津聚焦海洋装备、石油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等适港制造业六大产业领域,着力引项目、育企业、促对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适港产业提质升级。今年前5个月,我市海洋装备产业完成产值超60亿元,同比增长25.2%;石油化工产业产值超1400亿元。
港为城用 港城联动“点亮”生活
与港口“大进大出”的产业相比,153公里的自然海岸线使这个依港而建的海滨城市多了一些风情。海风市集、水上运动、邮轮旅行、海边音乐节……夏日的海边热闹非凡。
正值暑假,有着“海上故宫”之称的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人头攒动,很多家长领着孩子前来参观。
“看,这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一位小男孩站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前兴奋地说,“它曾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
据海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博馆除了常设的海洋自然、海洋人文、海洋生态三大板块的展览,今年还引入了“大河文明”“遇见蓝眼泪”“舰证强军”“海洋我想对你说”等临时展览。该馆在暑期迎来客流高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约占85%。
天津持续为各地游客奉上海洋文旅“大餐”。不久前,近2000名游客登上“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他们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途经韩国济州岛和日本福冈,一路观沧海、尝美食、赏歌舞,享受邮轮之旅。据介绍,目前“爱达·地中海号”和“梦想号”邮轮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交替靠泊,为人们提供超过20个暑期日韩精品邮轮航次。
今年以来,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东疆)以打造“海洋岛·不夜城”为目标,举办了多种音乐、艺术活动,上半年游客接待量超230万人次,增长35.3%,带动旅游收入超3.1亿元,增长2.6倍。
当海边狂欢火热进行时,一艘艘满载菠萝、椰青、牛肉、帝王蟹等生鲜食品的船舶陆续驶向天津港,为百姓带来舌尖上的“新鲜”。
天津口岸是水果、冻肉、水产品等六大类商品国家指定进口口岸,仅东疆就聚集了600余家冷链产业链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冀“城市大冰箱”。去年,天津口岸进口冻品(肉类、水产品)规模达273万吨,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二。
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是我市加快港产城融合的一个缩影。在这片适港产业“沃土”上,航运金融、数字货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聚集于此,形成一张张亮眼的产业名片。
眼下,和平区聚集了航运服务核心企业700余家,马士基、达飞轮船、赫伯罗特、长荣海运等全球知名航运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河西区聚集了中国天津外轮代理、长锦商船天津分公司等大型船代企业,以及招商局物流集团(天津)公司、上港物流(天津)公司等700余家货代企业;河北区拥有中远海运系企业10余家,以及国能海运公司等重点航运企业。此外,滨海新区已聚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360余家,无船承运人企业108家,国际船舶代理企业23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市融资(金融)租赁公司超1000家,资本总额超2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我市已完成2281架飞机、778艘国际船舶、81座海工平台租赁业务,价值合计约137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和国内最大的船舶海工租赁中心,飞机、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70%以上。
城以港兴 港产城“融”出新动能
港口的繁荣、适港产业的集聚,需要与之匹配的人才队伍和城市配套服务。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天津,正将科创、人才优势转化为适港产业发展的“底气”。
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一种“全订单培养”的模式引人关注。该校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和订单培养协议,有针对性地培养海运人才。
“我们聘请了合作企业的一线船员和技术能手来校授课,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清晰的认知,以便未来更好地胜任相关岗位。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的担任船长、大副、轮机长等职务,有的在货物代理和航运金融企业上班,就业率在98%左右。”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马志超告诉记者,9月开学后,预计会有3000多名学生进入“全订单培养”范围,为港产城融合发展储备人才。
走进滨海新区中心渔港,国内首个集海员服务、商贸配套等产业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正加快建设。该园区整体规划用地超3000亩,将集聚航运服务产业相关资源,为海员打造“前脚下船,后脚回家”的友好型园区。未来,这里预计有约2万名海员及其家庭成员定居,航运代理、海洋科技研发等领域的近百家企业落地,并计划引入海事救助服务及海事法律服务等机构进驻,有望带动超过10万人就业。
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看来,传统的港口以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收发等功能为主。随着港口与产业、城市及百姓的联系不断加强,港口功能进一步拓展。现代港口不仅提供了综合物流服务,还承担了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合服务功能,并借助内陆港把服务延伸到了广阔腹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港背靠京津冀、辐射‘三北’,腹地条件较好,未来要进一步壮大适港产业,依托港口资源引进‘链主’企业,推动港口与产业良性互动。同时,应持续引进适港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完善相应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推进‘港、航、物、贸、产’一体化发展,真正把物流通道升级为发展通道、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真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