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普陀区构建产业升级新格局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产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十四五”期间,普陀区提出重点培育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产业,截至目前,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已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区级税收占比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从传统产业的“老树发新芽”,到新兴产业的“茁壮成长”,再到未来产业的“蓄势待发”,普陀区正着力发挥自身位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桥头堡”的机遇与使命,以清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传统产业“升级焕新”

商贸业作为普陀区的传统产业,始终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去年,普陀区全区商品销售总额超2万亿元,稳居全市第二,展现出“商贸普陀”的深厚底蕴。但同时,商贸业也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进化。

在贸易领域,聚焦数字化转型,充分用好市有色金属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大宗贸易提质增效,今年1月至7月,普陀区内有色金属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4.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商业领域,则聚焦新型消费,不断拓展银发经济、悦己经济、国货潮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一大批新消费企业已在普陀加速涌现、集聚成势。

此外,普陀还在物理土地空间的重塑中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位于桃浦地区的西北物流园区已从传统物流仓库逐步变身为现代化物流产业集聚区,探索出“就地转型”的更新路径。一座标杆性的“智慧零碳旗舰园区”——普洛斯上海新西北物流园一期于近日正式投入运营。

普洛斯早在2004年入驻园区,此次采用“零增地扩改建”模式,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通过拆除全部原有建筑进行原址重建,如今项目容积率由0.45提升到1.0,净新增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改扩建地均产出与年税收贡献也都将相应提升。“携手桃浦二十余年,我们将以新的标杆产品推动地区传统产业升级焕新。”普洛斯资产中国区总裁赵明琪表示。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日前,上海国际广告节连续第三年在普陀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普陀区推动“AI+数字广告”创新集聚发展进一步提供了精准助力。普陀企业利欧数字的“AI广告一体化平台-AI创意工厂”也入选“上海市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创新案例”,成为区域AI技术应用实践的优秀代表。

事实上,数字广告产业早已在普陀区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走进坐落于真如副中心的上海国际数字广告园,这里已逐步吸引了近180家数字广告及相关企业入驻,覆盖新媒体平台、MCN机构、整合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2024年全年营收近150亿元。“我觉得数广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一方面促进了行业间的交流发展,另一方面给到我们企业很多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蔚蓝云创MCN内容中心副总经理文琼这样评价。

数字广告的快速发展也正是普陀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普陀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丰富政策支持,持续深耕细分赛道,已在数字生活、智慧健康、数字广告、科技服务、科技金融五大领域构筑发展根基。

未来产业“孵化培育”

着眼于长远发展,普陀区并未止步于现有产业的提升与壮大,而是聚焦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积极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新动能。

普陀充分发挥区域内大院大所多的优势,支持他们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成为各自领域的“链主”。比如,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牵头的“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入选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成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生物医药领域策源新核心之一。该联合体汇聚科研单位、企业、医院与药监部门,形成“研发-生产-应用-监管”全链条协同。在新材料、新技术领域,普陀区和上化院又梳理了12个面向前沿科技、未来产业的重点项目,当前正在进一步开展产品概念和商业化论证,推动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网络安全产业同样前景广阔。继“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在普陀挂牌建设,城市安全大脑、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等重要载体也相继落地,推动区域成为产业新高地。政策层面,普陀推出“1+9+X”网络安全服务包,通过揭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安全能力建设;发布网络安全“揭榜挂帅”应用场景需求,覆盖民生适老化改造、医疗流程优化、新能源电池设计等10大数字化场景,促进跨领域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