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智能交通论坛|腾讯以AI驱动双轮的数字底座,加速交通产业智能化转型

AI驱动下,交通发展进入以智能化为重心的阶段,从传统信息化模式,跨过了向数字化转变的关键分水岭。2023 年11月7日,在第六届进博会上,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举行。腾讯公司副总裁张立军分享了腾讯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腾讯公司副总裁张立军

作为世界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交通科技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方向,国家和行业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路线指明为科技创新主线。目前,行业愈加注重数字科技的深度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

腾讯设想的未来交通,是数字交通智能化阶段的高级形态,具有全真感知、全局统筹、能学、会思考的特征。由此,腾讯提出了AI驱动下的双轮架构作为数字交通的通用技术底座。其中,AI是智慧的关键特征,促进行业由人做决策向数字系统自动做决策转变;实时孪生和交通OS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通过线上的数字孪生网和线下的交通运输网共同构建“实体+数字孪生”交通运输网络,可以追溯过去、预测未来、虚实结合,为行业管理和出行服务提供全真、全新体验。而交通OS则是业务协同的创新驱动,向下连接硬件设备及各类专业系统,实现统一设备控制和数据接入;向上提供低代码、图形化的交互式工具,使业务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业务应用搭建和迭代优化工作中。

腾讯智慧交通AI驱动“实时孪生+交通OS”架构

腾讯应用AI技术,将感知、分析、管理、服务架构在以实时孪生和交通OS为核心的数字底座上,形成正向迭代的长效机制,可有效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运输需求。同时,腾讯建立了全感知、强计算、慧决策、泛触达及可进化的迭代循环,逐步将AI技术融入数字交通建设。

在感知方面,以公路领域为例,腾讯结合AI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基于云原生的数字公路,实时融合基础设施结构状态、路网运行状态、气象环境等多类型传感器数据,充分应用AI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工具化以及感知设备的自动标定,将过去较为基础的数字信息模型升级为可感知、可计算的数字孪生交通虚拟空间,即实时孪生。除了最基本的可视、可测,以及所见即所得的交互特征外,实时孪生具有两大差异化特点:一是将传统的断面监测升级为全样本车辆的全过程行驶轨迹及特征监测,包括每辆车的位置、速度、加速度、行驶方向及几何尺寸,使精准回溯过去和预测未来成为可能,为事故取证、安全避碰奠定良好基础,也成为目前唯一可以满足交通仿真大模型算法输入要求的支撑技术;二是腾讯引入的游戏技术不仅提供高逼真还原公路交通的可视化效果,还集成了物理引擎,具备支撑实时四维时空计算、结构力学计算、材料力学计算,以及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的能力。在集装箱运输领域,腾讯应用视觉AI技术实现集装箱识别和箱体质检的自动化作业,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的全天候监测识别,可明显提升物流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漏检风险。

在计算方面,腾讯不仅实现了基于实时孪生的四维时空计算,还创新引入了互联网交通大数据,将二者有机融合,一方面弥补现有直接感知方式在深度、广度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二者融合,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迫切需要的特征数据,通过数据综合精确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公交出行服务、重点区域治堵、重点车辆安全等工作。在基础上,腾讯结合C端触达的优势能力,让服务连接到每个用户,提升公众的获得感,使公共出行更便捷、行业监管更智慧、民众体验更贴心。

在决策方面,针对交通管控和诱导决策需求,腾讯主要通过数字孪生物理引擎及真实交通数据,构建了真实、鲜活的数字孪生环境,采用实时四维时空计算的方法发现异常,评估交通运行状态,为交通调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目前,腾讯采用与东南大学合作研发的大模型算法,具备较快收敛速度和较高仿真精度,可以实现历史回溯、交通预测、调度策略生成评价及应急诱导等全流程服务,既满足实时性要求,又可极大降低全域资源消耗,实现低成本、高加速比的试错。

上述仿真与决策的结果,过去通过人工指挥、操作物理设施设备的方式实现管控和诱导,效能不理想且反馈不及时。现在,交通OS的方案,可以实现决策的自动化执行。平时一线业务人员可按照预案,结合工作经验,用拖拉拽的方式创建各类应急处置流程,并利用数字孪生环境进行高度拟真的虚拟演练,还可结合交通仿真能力推演处置效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优化处置流程。突发事件发生并确认后,系统自动根据事件类型调取最适合的流程;业务人员可根据事件差异化特征灵活调整任一环节,并一键自动执行、拉通各方、分工协作、高效处置,还能及时发布诱导信息、调整管控策略、快速触达出行者,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在泛触达方面,针对大众出行需求,腾讯组合运用自身强大的C端服务能力与生态优势,采用手机地图App、智能车载终端、数字孪生App、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方式,为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导航服务,实时数字孪生出行信息服务可以提供车道级导航、车道级避障、周围车辆与本车安全距离保持提示与预警等差异化创新服务,让出行更加安全、安心,并为(准)全天候出行奠定了技术服务基础。该服务还明显降低了智慧高速服务的使用门槛,极大提升普及范围,有效提升百姓出行的获得感。

此外,交通OS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连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现联程联运的“一码通行”。腾讯在西部机场、昆明机场内部实现了基于交通OS的一码通行、行李全程跟踪及旅客全流程服务,今年在大兴机场线上线“刷掌”乘车服务。该服务采用“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具备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高安全等特点。乘客在掌纹闸机前主动伸手刷掌,系统方能获取信息并通过后台比对识别后予以确认。该服务采用数据脱敏和数据加密技术,可有效保证用户的安全使用。

腾讯强调,数字交通基础设施最关键的特征是可自主进化。过去,交通优化的周期以季度、年为单位,走过许多弯路、断头路。现在,腾讯应用AI技术,在以实时孪生和交通OS为核心的数字底座上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反馈——优化闭环。这种循环基本实时,可快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并有效应对需求变化及突发事件影响。未来,腾讯将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在不断进化的AI技术支撑下,逐步助力实现理想中的未来交通生命体。

可进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腾讯数字交通基础设施的可生长模式。针对目前交通行业,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协同共享难等问题,腾讯借鉴了互联网公司在数字化浪潮中总结的统筹规划、分层解耦、协同进化经验,规划出分层解耦的模式,支持各层灵活演进。

其中,利用分布式云的灵活弹性扩展能力,可以让交通基础设施与云的同步建设。基于交通OS,为海量应用开发提供了可能与落地平台,也避免了软硬一体设计带来的大规模重复建设的风险。这样,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底座及应用可以在各自的轨道上自我演进并相互带动,这是“可进化”的重要特征。

腾讯智慧交通基于上述思路,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能力沉淀与技术夯实,已在智能网联、智慧轨交、智慧公路等多个业务领域打造了标杆案例。腾讯希望充分利用自身的数字技术与产品能力,助力交通运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向这一愿景努力的道路上,除自身产品能力提升及客户的选择和信任外,更少不了与腾讯并肩奋战、携手同行的各行业生态伙伴们。腾讯将积累多年的空间构建、物联感知、时空计算、逼真渲染、仿真推演五大核心能力,以及腾讯所擅长的生态链接能力,全部面向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开放,与各行业伙伴,共建开放、协作、共赢的数字交通繁荣生态,助力数字交通产业的生态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