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省政府网站消息,秋分过后,中稻大面积收割正当时。9月24日,在高安市大城镇高邮村的中稻高产品种示范田里,一望无垠的金色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
“今年我种了200多亩地,以前选品种都是听别人说,现在可以到示范田实地看效果,什么品种好一目了然。”高安市村前镇种粮大户金亮表示,通过现场观摩和种植示范,可以了解最新品种的特色优势,为来年种植选择心仪的好品种,让丰收更有保障。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我省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持续发力,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截至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今年,我省夏粮和早稻再获丰收。当前,中稻陆续进入收割期,晚稻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丰收在望,可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总产量436亿斤目标任务。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推进耕地撂荒和“非粮化”整治,开展酸化耕地治理,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4.69等;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省级以上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6个、水产原良种场89个、种畜禽场265个;推进机械强农,累计建设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247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1394个,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达86.69%……粮食持续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四良”高效融合。我省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推广,把大田产量向试验田靠拢,在30个县(市、区)打造1200个示范点,“一县一策、一点一策”制定具体方案,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全省共建设吨粮片、高产片569个。27个吨粮片测产显示,双季稻平均亩产达2309斤,全部达到“吨粮田”目标。今年,我省将统筹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力争全省粮食亩产比上年再提高4至6斤。
我省还紧紧抓住改革和科技两个重点,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省推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经营模式,初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经营主体“命题”、科研单位“答题”机制,一体推进种业振兴、机械强农、设施强农、智慧强农,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2024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9%;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居全国前两位。
不仅要种得好,还要效益好。2023年以来,我省进一步强化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九江谷稼米业有限公司坚持集优质稻种研发、种植,稻谷收购、烘干、收储,大米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思路加快发展。如今,该公司发展优质稻订单面积达6万亩,带动农户4950户,销售大米10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超5亿元。
谷稼米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驶入“快车道”的缩影。2023年以来,我省共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1945个、签约金额3100多亿元;今年年底有望实现“营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0家、超1亿元企业新增100家”的目标任务。受益于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省农民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8元,同比增长5.7%,比2023年上半年增加1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