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产业协同,确保接得住发展好

据河北省工信厅消息,5月27日,走进香河合益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纸杯生产车间,全自动成型机设备正在高速运转。该公司2016年由北京迁入香河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公司迁入当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目前,新建的3万多平方米厂房已投入使用,纸杯日产量达400万只。”公司总经理鲍新春说。

近年来,廊坊市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聚焦京津“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产业,精准定位、错位承接,积极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推动形成跨区域有序承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纵深推进承接疏解

——截至2023年底,引进京津疏解转移基本单位9097家

轻奢女装、时尚男装、鞋类、箱包、皮具……在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商品琳琅满目,“北京的衣柜·中国的橱窗”标语引人注目。作为我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这里吸引了4000余家北京优质商户及全国各产业带源头厂商入驻。

商户邵虹告诉记者,2022年,她将自己的服装品牌店从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搬到该商贸城,从最初的两个门店发展到现在的5个门店,自创的品牌服装也被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与北京大红门相比,这里可展列衣服的数量由100个增加到500个,到货周期由3天缩短至当日即送即达。而且,这里不像原来的批发市场,而是一个高端的零售商场,顾客的购物体验特别舒适。”

“我们在商贸城建设之初就配套组建城市物流配送中心,旨在打造集展示展销、设计制造、物流运输等于一体的全业态商贸物流供应链基地。”商贸城招商总监郝慧琼说,目前,商贸城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入驻的56家物流快递企业,经营直达物流专线220余条、中转线路500余条,可实现“一点发全国”全面覆盖。

精准高效对接,产业协同共赢。廊坊市围绕在京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央企总部等6类疏解对象,对接各部委,对接央企、京企和知名民企。截至2023年底,该市引进京津疏解转移基本单位9097家,居全省首位。

“落户大厂高新区的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大厂)有限公司三期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及主要机型仿真模拟平台等试验平台,预计建成后年销售收入5亿元。”公司战略投资总经理赵延强说。

该项目是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的50个重点项目之一。这一推介洽谈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签约项目210余个,意向投资额超1500亿元,成为廊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

今年9月,廊坊北三县将举办第六届项目推介洽谈会。廊坊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高质量办好本届推介洽谈会,建立示范区产业图谱,加快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与京津合作共建创新平台107家

5月30日,在位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的联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熟练地组装服务器。“燕郊独特的区位优势、扶持政策和产业基础等吸引了我们,在这里起步容易,未来发展空间也大。”公司总经理宋世杰说。

该公司是首家落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的北京企业。宋世杰介绍,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公司需要选址扩建新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毗邻北京通州的燕郊成为首选。自去年3月投产以来,公司业务量逐渐增加,年产值超5000万元。

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产业加速基地设立在燕郊。“这里既是中试平台,也是产业加速基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产业运营经理任睿杰说,对燕郊来说,借助北京优势科技资源促进原创技术在本地转化,以此吸引高科技企业落地,能为本地培育更多产业、培养更多人才。

为全面打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链条,廊坊从打造三大协同创新功能区、强化开发区创新增长极作用、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基地3个层面着手,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廊坊集聚,推进京津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2023年,廊坊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在廊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出台包括加大京津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夯实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载体、畅通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等具体措施。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组建企业科技特派团和产业科技特派团70余个,转化科技成果和攻克核心技术180余项。

截至目前,廊坊围绕主导产业需求,与京津合作共建创新平台107家。以企业“拎包入住”、产业加速聚集为目标,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项目孵化育成体系,该市建设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45家,入驻企业和团队逾1000家。2023年,该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28.4亿元,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占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41.6%。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廊坊积极构建“人才+平台+企业”的人才协同创新机制,助力京津冀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5月24日,京津冀新质生产力与高端人才协同发展交流会在三河市举行。当天,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人才与企业合作签约、人才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现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东升与三河市布莱斯科通用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找到加快发展的突破口,为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引进等赋能加力。”陈东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