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举办「香山文化论坛2024」,致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近代以来,以容闳、唐廷枢、徐润、郑观应、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香山精英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研究他们艰难探索的先驱之路和历史贡献,对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2024年5月20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唐廷枢研究中心、郑观应研究中心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香山文化论坛2024——『近代香山人物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年会」。本次活动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获澳门基金会赞助。

「香山文化论坛2024」主礼嘉宾合影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强(线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新编)中国通史港澳台史》主编张海鹏,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锺怡,澳门科技大学副校监、校长李行伟,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高校处副处长徐之平,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学生厅厅长陈旭伟,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卫平,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雨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何方俊,招商局集团原副总裁、招商局史研究会原副会长胡政,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梁锦胜,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萃,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副校长唐嘉乐,校董苏香玫,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波,澳门科技大学唐廷枢研究中心主任戴龙基,图书馆馆长赵洗尘,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以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社团等人员逾200人出席。

李国强副院长致辞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目标,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深入探讨近代香山人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作用和历史贡献,对拓展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空间,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中国历史研究院与澳门学术界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与澳门中联办、外交公署、澳门基金会、澳科大联合主办「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论坛」等,取得丰富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将持续加强与澳科大及澳门各界的学术互动和文化交流,展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学术合作,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和澳门历史研究走深、走实,为「一国两制」新实践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贡献更多的史学智慧和力量。

李国强副院长线上致辞

锺怡副主席致辞指出,由澳门基金会支持的香山文化论坛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已成为澳门历史文化界的一项品牌活动。通过香山文化论坛,从澳门了解世界,由世界汇聚澳门,利用政策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致力打造文化「新名片」。香山地区诞生了多位伟大人物,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澳门是四百年来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是祖国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纽带,也是新时期推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为配合特区政府施政,促进澳门社会、学术和专业发展,澳门基金会自2022年开始推出学术项目资助计划,支持开展学术研究,构建传播平台,汇聚社会智慧,支持研究、出版、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持续推动澳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香山文化论坛就是澳基会支持的较有成效的活动之一。

锺怡副主席致辞

李行伟校长致辞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要持续发掘和研究。近代以来,香山精英群体积极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工商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论坛以「近代香山人物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探讨香山精英群体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事迹和贡献,挖掘香山人物爱国奉献、拼搏奋斗的精神,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历史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澳科大成立二十多年来,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展迅速,已成为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澳科大发挥跨学科优势,促进文理工协同发展。近几年来,科大历史学科持续发力,成为科大人文社科领域新的学术亮点。澳科大愿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合作,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世界传播贡献力量。

李行伟校长致辞

林广志所长作题为《澳门科技大学香山文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势(2023-2025)》的主题报告,从学术研究、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回顾过去一年香山历史文化研究的进展。一是收集、整理澳门学、唐廷枢、郑观应相关史料,持续编撰《(新编)中国通史港澳台史澳门史》《唐廷枢年谱长编》;二是编辑出版《澳门学》《唐廷枢研究》《郑观应研究》学术刊物;三是举办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论坛2023、香山文化论坛2023、澳门学论坛2023学术会议和香山文化系列讲座、澳门学系列讲座、中国学系列讲座;四是推进历史学博士学位课程持续发展,努力培养香山文化研究领域博士研究生;五是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澳门基金会等多个研究项目,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致力社会服务。此次论坛的召开,将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深化香山人物、商业文明研究,推动香山历史文化研究往纵深发展。

林广志所长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向澳门科技大学赠送《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该套着作由我国着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新编)中国通史港澳台史》主编张海鹏先生主编,共10卷,555万余字,总结了7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成果,首次完成了以1840—1949年为时间范围的大型中国近代通史,搭建了全新的中国近代史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奠定了学术基础。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的捐赠仪式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左)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右)合影

林广志所长主持主旨演讲,招商局集团原副总裁、招商局史研究会原副会长胡政主讲《肇始与博兴:近代轮船招商局国际化之路》,分享近代时期招商局的国际化之路;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开滦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雨良主讲《从开平矿务局到开滦集团:中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开滦集团的发展变迁分析中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卫平主讲《从胥各庄修车厂到中车集团:中国轨道交通与中国现代化》,从中车集团视角探讨中国轨道交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朱英主讲《郑观应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探析郑观应的经济、政治现代化思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张金超主讲《孙中山〈建国方略〉与中国现代化》,深入分析孙中山所着唯一一部哲学着作《孙文学说》。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杭州、深圳、石家庄、成都、唐山、中山、澳门等地共55位学者提交了53篇专题论文,围绕唐廷枢、郑观应、容闳、唐国安等香山精英与中国现代化,郑观应人际交往、政商实践及其思想观念,郑观应编着的《盛世危言》以及晚清洋务运动等展开深入研讨。

招商局集团原副总裁、招商局史研究会原副会长胡政演讲

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开滦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雨良演讲

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卫平演讲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朱英演讲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张金超演讲

「香山文化论坛2024」现场

「香山文化论坛2024」大合影

闭幕式由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殿红主持,《南国学术》原总编辑田卫平对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对参与者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路径提出了深刻见解。

《南国学术》原总编辑田卫平对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

唐嘉乐副校长(中)为获得香山文化论坛2024优秀青年论文奖一等奖的学者颁奖

林广志(中)为获得香山文化论坛2024优秀青年论文奖二等奖的学者颁奖

田卫平(右五)、张富强(右四)、高俊(左六)为获得香山文化论坛2024优秀青年论文奖三等奖的学者颁奖

唐嘉乐副校长(中)为香山文化论坛2024学生志愿者颁发证书

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对论坛作了总结,他表示香山文化论坛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交流提出了展望。「香山文化论坛2024」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增添了新的力量。

「香山文化论坛2024」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