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甘肃省发改委消息,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开发区深入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坚持“巩固既有”和“拓展新局”双向发力,加快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改革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掖经开区首次迈进全国百强园区,民乐工业园区获评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
坚持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加速构建。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着力引导企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布局,分别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根据产业分类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全力推动产业加速聚链成势。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矿产加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坚持以综合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做强链主企业,配套引进补链企业,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依托临泽通航产业园前瞻布局“六大”基地,拓展航空旅游、低空串飞等应用场景,汇聚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各级开发区完成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76.23亿元,同比增长16.5%。
坚持要素保障,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坚持把完善基础要素保障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来抓,通过争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及县财政投入和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园区交通通行、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危化品运储、雨污分流、园区绿化提档升级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力提升了园区承载功能。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20.41亿元,建成基础设施类项目404项,配套建成建成铁路专用线8公里,道路146条417.97公里,供水管道952.69公里,排污管道326.98公里,标准化孵化厂房28.39万平方米、公租房16.98万平方米,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一绿”,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推行“四项机制”,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提效。深入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张掖经开区成立行政审批局和3个企业服务中心,各园区均成立投资平台公司,市场化推进园区基建、开发运营、招商引资等工作,园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推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张掖经开区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园”,已成功引进轩昂科技年产4000吨印花糊料和生物有机肥综合利用等9个“飞地经济”产业项目。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地改革,易事特2GWH储能装备、中交天合等重大招商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各园区已完成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54宗,面积5540.66亩,出让价款19369.35万元。
坚持高效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级开发区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契机,深度融入“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建设,纵深推进“优化园区服务、标杆创新行动”,确保各项政策及时兑现、直达市场主体。深入推进“店小二”“保姆式”全过程帮办代办制,精细化提升“一站式”办理水平,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时间有效缩减,远程代办招商项目公司营业执照实现“即传即办”。全面落实省市财税金融、招商引资、土地供给、人才援引、项目建设、企业入驻等方面支持政策,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26场次,协调并解决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难题81项。